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Blue/Gold and Red/Gold

我一直喜歡老Columbia與老EMI的唱片,當然我不可能如一般發燒友一樣盡是買Blue/Silver的貴森森的唱片,對我來說,Blue/Gold 與Red/Gold 就夠好了。這一陣子Mono唱頭一直掛在系統上,即使 Doc Eye 因為我們的唱臂以精測試完畢,所以把借去的Stereo唱頭還給了我,我還是沒把 Mono唱頭換下來,大概是捨不得這樣子的好聲音吧!


有新認識的朋友來,偶而會放到雜音大一點的片子,他奇怪我這樣子的發燒友竟然對這樣子的音效還可以接受。我想大概是我在聽的時候把雜音給自動過濾了。


Myra Hess女士彈的貝多芬作品110我之前po過另一版本,這張大概是前主人太喜歡了,狀況有點差,但是當複格一出來,我還是不由自主,全身上下被其吸引住。

P1040807

P1040781P1040782P1040783

TAS級的聲音

Eileen Farrel在年紀大了以後,在Referece Recording留下幾張錄音,獲得TAS的HP的青睞。老實說,那樣子的唱腔來唱爵士名曲,我還是去聽費大嬸吧!

但是在奧曼第指揮的彌賽亞裡,我是把背挺直起來聽完她唱的部分。聲音渾厚到無以復加,老實說,這樣子才夠資格上TAS榜單。

 

P1040708

我手製的香杉唱片櫃

唱片開始進駐我手製的香杉唱片櫃。我就以陶侃搬磚的方式,一天背兩袋唱片回家。有了櫃子,曾傷腦筋要用什麼方式來排列。Doc Eye 說他是按演奏家排。我想想,我的唱片太雜,聽音樂時也不在意是哪一位演奏的,總是看也不看的拿下來就聽,所以還是依照廠牌與作曲家來排,小廠數量不多的,就大家擠一擠。


這個櫃子約可以放2500~2700張,我以前一直以為我過去那樣子狂買,應該有破萬,如今看來,應該沒有,我想的誤差很大,實在不像是個稱職的工程師該做的事,所以我說是用"想"的,我"想"就約在6⋯⋯000~9000之間,不過還在緩慢增加就是。


過兩天,把

朱延莊 師父的前級(內含唱放)接回家,就重新開張了,我又可以在家中聽大場面的音樂了,等好久了,心癢難耐啊!過一陣子再來寫朱師父的超值機器。


覺得能簡單過日子就行了。一定有人會罵我,這哪算"簡單"。但是比起過去在學校執行計畫,這樣要"簡單安全"多了。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老套了。我不如陶淵明,但也不願再為這些事折腰,把書講好,把學生帶好就好。


我想在家前種松樹幾顆,想的是松風吹解帶,明月照彈琴。可惜門前窄小,無法種松樹,就想像一下吧!


在音樂中,悠然南山可見。

P1040853

法國人的蕭邦

我只是有一點點喜歡法國(應該說是巴黎)而已,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法國人總是能把唱片這東西弄得這麼棒。
Nat彈蕭邦,真是好極了。只聽Youtube,真的無法知道他棒在哪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YsAl1SsHdEP1040814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不要讓我的熱情變成可憐的藍白拖偏見

我第一次穿藍白拖大概是大學的時候,不過我記得不是很確切。當兵時,當然是藍白拖每天跟著。所以我不喜歡藍白拖,因為我恨當兵,雖然,當兵時教會我很多以後在社會上混該知道的事。

後來,看社會新聞,流氓都穿藍白拖,所以我心中對藍白拖很鄙夷,以為那是不入流的人穿的,不知道的人去看看電影艋舺。這個社會竟然不花太多力氣就能把我這樣一個所謂”高級”知識分子”教育”得讓我對一樣本來無自性的東西存有著這樣子的偏見,也難怪從小念的教忠教孝的故事那麼根深蒂固的在我的骨子裡存在近50年,一直到幾年前,我還在想如何做出一些技術幫助企業,幫助國家。想著想著,還真是可怕。

這讓我想到有一部電影裡的一句有名的台詞,”你愛祖國,可是祖國愛你嗎?”

好像這句話也適用在我身上。

這兩年發生在我身上的諸般事情,終於讓我醒過來,這些都是狗屁,只有好好活著才是真的。這個國家的未來根本不是這個所謂的”國家”,而是我們的年輕人,所以要好好教我們的年輕人。但是我們的年輕人真的知道假如照目前社會與產業狀況走下去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嗎? 我猜大概不知道。

因為很多年輕人沒有真的窮過。

我想到小時候一家五人擠在一間四,五坪大的房間的日子,那是爸爸上班公司所提供的”宿舍” ”,廚房跟廁所還是好幾家人共用的。爸爸一個月薪水只有幾百塊,當時一顆日本進口的蘋果要50塊,據我媽媽說,我有一次病很重,燒到41度多,連著幾天都退不了燒,眼看快救不活了,所以買了一顆壓成泥餵我吃。我六歲時家裡狀況好轉,終於有自己的房子。不到六歲的孩子會有什麼深刻記憶嗎?很多事我都記不得了,連生病吃蘋果的事也是媽媽說了才知道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家裡很窮,即使國小三年級開始家裡算是開始富裕起來。

上面那句電影台詞換一下人稱,似乎也適用。

長久以來,Lora知道我不喜歡藍白拖,所以一直試著幫我買各式各樣的好拖鞋,希望我在家裡走起來舒服。有一天,我找拖鞋,發現架上的我都不喜歡,就地上一雙新的藍白拖,那是Lora買來準備放陽台當打掃用的時候穿的。我不太情願的穿上它,卻發現意料之外的合腳舒適,鄙夷了數十年的東西現在每天穿在腳下,對照著自己過去多年來可笑亦復可憐的偏見與執著。

希望我們全心全意在為孩子們努力,示範,找出路之際,不要真的讓那句電影台詞的人稱在這裡給換了上來。不要再讓我再次對這個工作的理想幻滅,如同我對前述的某些事情感到幻滅一般,不要讓我覺得原來這一切的努力竟然如同藍白拖的偏見一樣可笑又可憐。

P1040811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105 + Viol

感冒,咳得厲害,今天的口試,我沒能撐到最後,問不出問題的我,在此一點用處也沒。


看過 周恭維醫師,路上差點撞到人,回到家先睡了一覺。


醒來,讓已開聲的喇叭唱著歌。家裡能用的訊源就一台老筆電。獨自一人,聽的是獨奏,貝佐斯坦悠悠的彈著前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prfTfSkOjU

配上一杯105。柯倫貝先生,今天我就聽著你的音樂入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Xjbf1fz9-I&list=RDZc1BxtF-Wq4

研究是無中生有才算研究

其實研究這碼子事也是強人所難,都是沒有的東西硬要生出來,但是強度跟創業比起來差遠了。


假如各位不能學會無中生有,恐怕在現世地球村競爭態勢下,不會太好過。多數台灣企業(尤其是大企業)越來越沒競爭力,acer昨天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沒有競爭力的個人當然更慘。


老師逼你們也是不得已的,這種事就像是練七傷拳,先傷己再傷人,我身體不算好,做這種事更傷我自身,我內心也不想這麼做,但是既然在這位置上,就該做這樣子的事,否則愧對老師二字。我不希望你們出去後沒競爭力,那麼將會與這⋯⋯些企業一樣沉淪。唯有在學校先做好一點點準備(但是這種強度實在不算什麼),出去後遇到震撼教育時才不會當場陣亡。但是即使是這樣,受傷都還是難免。


實驗室已畢業的學長姐,多數都很有自信,原因在他們能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驗證結果,這三個步驟不斷循環而無所懼。實驗室歷來做的東西之多樣化以及本質差異之大,國內可能少有其他實驗室能敵,即使放諸國外也不多見,想也知道怎可能都是我一個人想出來的題目,沒有一群悍將,我只不過是個兩手空空的歐吉桑而已。一堆人因為學長姐的關係,來問我到底是做什麼的,為甚麼會這麼多東西。其實我沒有哪一樣算是會的,那些寶藏都藏在學長姐身上,要挖寶要去找他們,其實我是一無所有,空空如也。


我用的教學方式千百年前孔子與禪宗祖師都用過了,一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是逼你到山窮水盡方得明心見性。一點也不稀奇。只有這樣,你學到的才是你自己的,才不是我的。


因此我不能教你什麼,不能給你題目,當然也不能提供答案。人生就是,不管問題還是答案,都要自己去找。


在這裡,最低限度你該找到在這個五濁惡世好好過日子的技能,不會一下子就被PK下場,最好是能無入而不自得,甚麼都能做,做甚麼像什麼,行有餘力,能布施,能精進,終得大智慧。

以下是洪大倫兄的文章。

有新創團隊跟我說:「我又沒出國留學,說要我們有國際觀,不是強人所難嗎?」
是啊,真的是強人所難。
不過,創業要一天工作12個小時是強人所難;要犧牲假日趕企劃、程式、設計是強人所難;要背負債務刻苦度日是強人所難;要為了生存而想破頭,到處找人談合作,被拒絕、被打槍、被瞧不起,在在都是強人所難。
創業不就是一連串的強人所難嗎?有什麼事情是順順利利完成的?如果沒有,要擁有國際觀是否又是難以突破的事?早期創業前輩們一句英文都不會說,一卡皮箱闖歐美參展,接觸客戶,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是否也是強他們所難?
縱然此一時,彼一時,但如今的我們,有網路作為工具,有更多彈指之間即可獲取的資訊,結果你告訴我國際觀很難,這是態度問題還是專業問題,就留待你自己思考。

Ray講精釀啤酒

我的好友,外號龜毛Ray的是也。要來台南 橋上看書(bRidge+)講精釀啤酒以及如何DIY。有興趣的可以打電話去報名。當天可以喝到好幾種精釀啤酒。不過要參加的人有一些限制,尤其是不能自己騎車或開車過來,以免出問題。人數有限制,有意者請早一點動手拿起你的電話。


這是我和橋上看書的主人與我的木工師父策劃的以自作派為主題的一系列講座,自作的項目範圍很大,包含自己寫文章都算。共同的特點是都有創作以及背景主題在內。


套一句流行的話,假如這不是文創,甚麼才是文創。

西南風講堂∥自作派系列講座∥ --12/7 PM7:00~9:00【認識你所不知道的啤酒】
很多人一聽到啤酒,心中不免隱隱然認為啤酒是廉價的酒精飲料,難登大雅之堂,或心中仍認為台灣啤酒乃是唯一,其它的皆花拳繡腿不值一試。那歡迎您來參加這次的精釀啤酒(Craft Beer) 講座,這次的主題不僅分享認識啤酒的文化性與眾多的風格分類,更透過這幾年在台灣蓬勃發展的家釀啤酒運動(Homebrew),來讓大家了解啤酒是如何釀造。現場更有數款 Homebrew 作品提供品飲,讓您一邊聽⋯⋯,一邊在杯中驗證所聽所得。
【活動日期】2013年12月7日 (周六) 晚上7:00~9:00
【活動地點】橋上看書 (地址:台南市東區勝利路52巷13號 / 電話:06-2363088)
【講 師】Ray Sung
【參加方式】免費入場,敬請電話預約報名。因場地有限,限額20名,額滿為止。
.參加條件:年滿18歲,當日請勿自行開(騎)車前往。
(因講座將進行啤酒品飲活動,)
.報名方式:
★ 採電話報名。報名電話06-2363088 (請於週二至周日08:00~18:00來電)
★ 報名者須提供姓名、聯絡電話、出生年份。
…….未成年請勿飲酒 ‧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講座內容】
▲啤酒的文化與風格分類
▲啤酒釀造原料與過程
▲Homebrew 在台灣
▲Homebrew 作品試飲
當天預計品飲下列酒款
.Belgian White:典型的比利時小麥酒款,使用台中大雅小麥、省產香菜子(coriander)、麻豆文旦皮(替代歐洲orange peel)。清淡優雅的香料味與淡水果酯香。
.American Pale Ale:近年來蔚為風潮的美系啤酒,使用美系啤酒花,是以麥芽香氣與適量的美系酒花,作出平衡美好的柑橘味(citrus) 淺色啤酒。
.American India Pale Ale:有喝過 IPA 嗎?知道酒名中的 India 是什麼意思嗎?僅用水、麥芽、酒花與酵母,就可以做出擁有爆炸性的柚子香、柑橘味、繁複花香氣等令人目眩神迷的啤酒,酒質重且香氣雋永綿長,常是進階啤酒迷最愛的啤酒風格。
《關於講師Ray》
人生的路不該是一成不變,也不是擁有高位與財富就可以滿足一顆深刻的心。
在全世界最大的繪圖晶片公司擔任重要工程師的人日常工作應該會是非常忙碌的,很難想像這樣子的一個人同時也是精釀啤酒與咖啡達人。崇尚DIY的他用親手特製的咖啡與啤酒傳達愛意與友情給週圍重要的人們。
就這樣子,在冰冷的科技研發世界裡,另闢一條充滿溫度的繁花小徑,有一天,小徑也許就會成為大道。
Ray,希望他的小徑可以引導聽者找到隱藏在自己心裡的私密空間。
講師簡歷
.紐約科技大學電機系(EE NYU-POLY)碩士
.Nvidia 資深工程師
.貝拉咖啡討論區管理員
.第一屆台灣自釀啤酒大賽共同創辦人
更多

咖啡道-2 平鋪

[咖啡道 2] 平鋪


前面說過,漏斗濾杯的最大的幾個問題是,水容易漫過咖啡粉從濾紙上緣的壁面在幾乎不經過咖啡粉的情況下通過濾紙(這當然也是生手或是手殘的人最容易發生的錯誤),其次是要做到不同位置的咖啡粉都得到一致的萃取時間非常困難(除非你把水倒滿,但是這樣就會發生前面的問題)。因此而喝到有水味的咖啡,而有水味咖啡老實說喝起來會有點噁。


咖啡林兄說的,用鍋爐機的濾器(以下借用一下網路的照片)就不會產生類似的問題,基本上粉是平鋪的,不過大概要做一個載具,畢竟鍋爐機的濾器面積很⋯⋯小。平鋪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是磨太細,水一下去後不久,孔就會塞住,漏斗這種問題比較輕微,那是因為它有個壓力往中間集中(Colin跟我說的)。這一點在以下的實驗裡得到證實,我拿一個塑膠杯子,中間挖個洞,把剩下部分盡量磨平,把我的不鏽鋼濾網放在中間,四周用矽膠黏好,然後把熱水往下沖。一般總萃取時間在兩分鐘到三分鐘是比較合適的,當我粉磨得過細時,水真的就比較難排出去以致於萃取時間過久,不好的味道就出來了,但是要是磨太粗,水一下子就下完了,咖啡有香氣,但是喝起來淡而無味,沒有Body。現在我可以體會,為什麼不鏽鋼漏斗與愛樂壓味道會不夠好了。


這樣子做實驗,我用的又是手搖的磨豆器,一次一次調整粗細,過篩,沖泡,同時還必須跟用濾紙泡的兩相比較(所謂的AB測試),雖然每一次我都只喝一兩口,那是我這輩子遇到因為喝咖啡而無法睡覺的幾個晚上,因為實在是喝太多杯了。我發現,以我試做的不鏽鋼濾網的孔徑來說,大概有某幾個粗細度可以把萃取時間壓在兩分鐘到三分半鐘之間。若是萃取時間在三分鐘,那麼整體味道,香氣與Body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完好的均衡。有趣的是,若是磨太細以致萃取時間達到四分鐘以上時,雖然沒那麼好,可是卻沒有用濾紙泡出來的那種苦味與怪味,且香氣一點也不缺也不難喝,這點是我比較驚訝且過去從未經歷的。當然,要是磨太粗,就被濾紙泡的 KO了。


所以看來,用平鋪的方式做到好喝是沒有疑問的,只不過粗細真的很重要就是了。缺點當然是要是烘出來的豆子一定要粗一點或細一點,就會不適合我的這張濾網,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多做幾片不同規格的濾網,但是這樣搞下去,我會被趕出家門,該想想其他辦法。


其次,對於手殘這件事還是沒解決。這關係到前面講的第三與第六點。


3. 水往下滴到咖啡粉的速度可以改變
6. 不必用到手沖壺但下水要平穩,不能忽大忽小


當然,拿杯子挖洞看起來不太行。我想要不是找我同學去”印”一個出來給我,就是找廠商幫我車一個。


不過不管要怎麼做,上面兩點的沖水要求要先達到。所以我就開始想要弄個簡單又便宜的方法解決,我可不想麻煩到搞個插電用馬達來做沖水這件事的機器。

咖啡道 1

[咖啡道 一] 濾網
對我這個人來說,常常事情一開始就會停不下來,通常先是思考停不下,要是想到後來,有了答案,就是忍不住要動手,而一開始動手就會一直做下去,除非真的遇到現時的我無法克服的障礙為止。
再重複一次,我理想中的手沖濾器該是具備以下條件:
⋯⋯
1.不要濾紙,
2.咖啡粉應該像是鍋爐機一樣是平鋪的,以免有的粉泡水久一點,有的卻泡得時間不夠,
3.水往下滴到咖啡粉的速度可以改變,
4.水由咖啡粉經濾網離開的時間可以改變,
5. 水滴下到咖啡粉的過程應該要可以看得到,以便調整水流速度,
6. 不必用到手沖壺但下水速度要平穩可以控制,
7. 咖啡粉只要不是磨得太細,應該要考慮可以適應從很粗到細都可以用,
8. 不必要插電且可以方便攜帶。


我從第一項開始思考。不要濾紙的原因是我不知道濾紙到底會不會溶出什麼東西,尤其是線在黑心商品這麼多的時代。我直接可以想到的就是不銹鋼濾網,根據最近網路討論的不鏽鋼食器,採用316的不鏽鋼當是安全的選擇。


接著我上網找了一下不鏽鋼濾網,發現最出名的是以下這隻。


http://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333965871/kone-coffee-filter-brewing-system?ref=live


這隻濾網號稱可以留下咖啡油脂,呵呵!這是香氣的主要來源之一,讓我很動心。


有一天,我經過台南的咖啡店,發現有在賣上面連結的不鏽鋼濾網,要價1800元,但是後來又發現有山寨版(XD),不到一千元。我問過使用過的人,幾乎所有人都贊同油脂是重要且不該被濾紙濾掉的。不過,也是幾乎所有人都說,不知怎的,用這隻濾網泡出來的咖啡就是平平無奇,明明一隻豆子用濾紙泡就回甘得緊,用這濾網就差很多,還容易有水味。

我猜測下得出幾個原因,請大家指正。其一,網子四周都可以出水,有些水還沒泡到咖啡粉就流出去了。其次,若是磨得粗一點,水停在咖啡粉的時間(萃取時間)太短,其三,若是磨得過細,萃取時間,底部的粉時間過長,上下不一的問題很嚴重。


我本來想,有這麼棒的濾網,要是再加上有在賣自動沖水的機器,這樣就解決了一大半因為手殘而造成的問題。不過再想想,自動沖水機要插電,用這漏斗形的濾網泡出來的又不太理想。開始時有點灰心。不過想想,把油脂留下來本來就是應該的,要是泡起來不好,肯定是其他原因。所以我想,還是先去問問有沒有可以做出不鏽鋼濾網的可能,要是不貴,就做一片出來試試看。


我問了對咖啡相當有研究的朋友,他說是那不鏽鋼濾網是雷射打出來的洞。我跑了一趟位於台南市工業區裡一家有雷射的廠商,經過商討後,才知道這又是呼巄人們的故事。輾轉經過介紹,才知道在台南科工區裡有一家做不鏽鋼蝕刻的廠商,經詢問後,知道很細的孔都可以弄出來。缺點是,要開一個模具,小小一片要價並不低(當然量產時模具費可以攤掉)。之後我又想,很多濾壓壺的濾網也是金屬的,不過濾壓壺的濾網一般渣會多一點,我上網查到有兩層濾網的濾壓壺,但是我問過後,一樣是要開模具,價格更貴。所以看來用不鏽鋼蝕刻的方式比較便宜可行。


目前看來,至少要做這樣一片濾網在台南就可以找到廠商來製做了。


前兩天,我參加 Fablab Tainan 的聚會,就跟與會的人提過台南真是寶地,我想到的東西都可以在台南找到人來做,技術好,不算太貴,量少也願意做(在此請大家多支持Fablab Tainan與台南中小型在地產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的是,到底要不要去做這樣一片濾網,以及這樣一片濾網該用甚麼方式裝起來,又是用哪種方式把咖啡粉放上去,又是如何解決不用電動沖水器來均勻沖水等等前面說過的問題。


老實說,這些問題我其實還沒想得很透徹,但是濾網不做出來,其他的實驗也做不下去,一時衝動之下,就自己偷偷去做了一片濾網。我想,反正現在3D列印這麼夯,應該可以找到人幫我先印一個杯子出來用看看。


唉!我真是頭殼燒壞了才會幹出這種未經批准的事。

咖啡道–0

鳴人說,我的忍道就是我一向有話直說,並且說到做到。


從很多年前開始喝咖啡到幾年前自己烘咖啡。我最喜歡的還是手沖。總有那麼一天,如神明附體時,美好的味道在嘴裡半天都不會散。


即使我知道所有手沖的要領,但是手殘,手抖,總是沖不好。看了這麼多朋友介紹的濾器,做為一個大學部念控制工程的半百歐吉桑,我也好想說,我的咖啡道就是Controllable and Observable。


我理想中的手沖濾器該是具備以下條件:
1. 不要濾紙,
2. 水往下滴到咖啡粉的速度可以改變,⋯⋯
3. 水由咖啡粉經濾網離開的時間可以改變,
4. 咖啡粉應該像是鍋爐機一樣是平鋪的,以免有的粉泡水久一點,有的卻泡得時間不夠,
5. 水滴下到咖啡粉的過程應該要可以看得到,以便調整水流速度,
6. 不必用到手沖壺但下水速度要平穩可以控制,
7. 咖啡粉只要不是磨得太細,應該要考慮可以適應從很粗到細都可以用,
8. 不必要插電且可以方便攜帶。


也許還有其他,他日想到再說。

政府補助?不要鬧了。

有人說道企業申請政府補助這件事。我想,


"政府補助是兩面刃。最好可以自轉得夠好,不必申請政府補助。過去企業成功有時是時勢,有時是靠與手段(包含對政府與剝削等等),我們從最近的大企業連環爆可以看的出來。離開政府體制,至少心裡舒坦一些。今天,我們要鼓勵年輕人用不同的方式成功,當他們做出一點成績時,我們要用實際行動甚至一點點贊助來幫助,如此,他們若是成功做起來了,心會是光明的。今後,所謂的成功的定義不是你打敗多少人,而是你幫助過多少人。"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當然也沒有標準問題

其實研究這碼子事也是強人所難,都是沒有的東西硬要生出來,但是強度跟創業比起來差遠了。

假如各位不能學會無中生有,恐怕在現世地球村競爭態勢下,不會太好過。多數台灣企業(尤其是大企業)越來越沒競爭力,acer昨天的新聞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沒有競爭力的個人當然更慘。

老師逼你們也是不得已的,這種事就像是練七傷拳,先傷己再傷人,我身體不算好,做這種事更傷我自身,我內心也不想這麼做,但是既然在這位置上,就該做這樣子的事,否則愧對老師二字。我不希望你們出去後沒競爭力,那麼將會與這些企業一樣沉淪。

唯有在學校先做好一點點準備(但是這種強度實在不算什麼),出去後遇到震撼教育時才不會當場陣亡。但是即使是這樣,受傷都還是難免。

實驗室已畢業的學長姐,多數都很有自信,原因在他們能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驗證結果,這三個步驟不斷循環而無所懼。實驗室歷來做的東西之多樣化以及本質差異之大,國內可能少有其他實驗室能敵,即使放諸國外也不多見,想也知道怎可能都是我一個人想出來的題目,沒有一群悍將,我只不過是個兩手空空的歐吉桑而已。一堆人因為學長姐的關係,來問我到底是做什麼的,為甚麼會這麼多東西。其實我沒有哪一樣算是會的,那些寶藏都藏在學長姐身上,要挖寶要去找他們,其實我是一無所有,空空如也。

我用的教學方式千百年前孔子與禪宗祖師都用過了,一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是逼你到山窮水盡方得明心見性。一點也不稀奇。只有這樣,你學到的才是你自己的,才不是我的。

因此我不能教你什麼,不能給你題目,當然也不能提供答案。人生就是,不管問題還是答案,都要自己去找。

在這裡,最低限度你該找到在這個五濁惡世好好過日子的技能,不會一下子就被PK下場,最好是能無入而不自得,甚麼都能做,做甚麼像什麼,行有餘力,能布施,能精進,終得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