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Dance not for Dance

聽古典音樂的人大概沒有沒聽過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與小提琴舞曲的,在黑膠界,樂器越少的片子越貴,所以這種無伴奏的單一樂器演奏錄音貴到爆。

以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為例,每一個組曲的曲名如下:

1.Prelude
2.Allemande
3.Courante
4.Sarabande
5.Galanteries – (Minuets for Suites 1 and 2, Bourrees for 3 and 4, Gavottes for 5 and 6)
6.Gigue

除了Prelude,都是舞曲的名字。不過,到底有誰可以依著這樣子的音樂來起舞的呢?我實在懷疑。我自己是一跳舞就左腳卡到右腳而絆倒,所以更是不知道了。不過羅斯卓波維奇的無伴奏錄音裡,他自己明白的表示,他在拉這些曲子的時候是把舞曲形式放在心裡的,言下之意,多數人過於文以載道,包含卡薩爾斯在內,所以讓人跳不起舞來。雖然如此,羅斯卓波維奇的演奏如了節奏輕重有致,也比較考慮的樂曲的律動,我還是很難想像古人如何拿這些曲子來跳舞,以第五號組曲而論,我還是喜歡卡薩爾斯沉重無比的下弓。我想,也許這些曲子真的不是可以拿來跳舞的,直到我買了Paolo Pandolfo所演奏的馬瑞斯的Pièces de violes, Book III 。

marais-1

在Paolo Pandolfo的解說裡,他說,

手勢,不管是隱晦或多樣,都源自於靈魂,而且先行於語言肢體。在馬瑞斯來說,手勢是這些組曲的基本素材。手掌,手臂,腿,身體,隨著音樂在空間中移動。

這些音符到底有沒有在宮廷裡被用來跳舞以及甚至有沒被拿來編舞一點也不重要,雖然在A小調裡的嘉禾舞曲的許多重複暗示著古人可能真的可以依著他們來跳舞。

每一作品蘊含著由每一次的下弓所帶來豐富手勢,這正是詮釋者對於音樂的理解的直接延伸。每一次下弓的特別動作是一種挑戰,挑戰詮釋者將生命帶入音樂,帶入想像中的舞蹈。當音樂家無法在意念中用這種想像中的舞道來詮釋音樂時,這音樂也失去了他應有的生命。

Paolo Pandolfo又說:Gesture is the root of each note, and sound is the origin of each gesture.

與小柯倫貝以及巴哈不同的,馬瑞斯的Pièces de violes多帶有其他伴奏樂器,如大鍵琴等撥絃樂器,所以大概有因此而便宜一點。便宜歸便宜,還真是一代大師的作品。從電影語傳記裡,馬瑞斯似乎是一個很會鑽營與諂媚的人,從他把作品題獻給盧利的那封信看來,或者從他可以從眾多競爭者裡脫穎而出成為宮廷樂師的大老看來,但是這確實是真摯出色的演繹,沒有一點矯飾,人格如何跟音樂好壞大概不必扯上什麼關係,否則華格納大概比馬瑞斯壞上好幾倍,我們也可以據此說華格納的音樂不是好音樂,因為他不是一個好人。

我平常聽音樂是不太讀解說的,因為多半的解說實在對增進廳音樂的樂趣沒多大幫助,但是,演出者自己寫的說明我是一定看的,這次,我看到了一種很棒的說法,那就是,聽這些曲子的時候,必須想像,古大提琴家與現代的大提琴家也許在演出這樣子的曲子時會讓想像力跳起舞來,然後透過手勢,肢體表現出來,最後以聲音呈現出來,也就是,這不是拿來一般跳舞用的,而是

想像力在跳舞,所以聲音本身也在跳舞。

當然,我並不排斥一種說法,那就是外表舞得厲害,但是聲音卻沒有,事實上,這樣子的音樂家在當今比比皆是。

在馬瑞斯的組曲錄音裡,很多唱片都會加錄Book2的Couplets de folies。由這個曲子,我們可以欣賞到馬瑞斯天才洋溢之處。

marais-2

當馬瑞斯得意於當世時,每當有人在演奏馬瑞斯的作品而老柯倫貝又在場時,總是會有很白目的,我猜是知道他們師徒的過往的好事之徒會問老柯倫貝說,您老認為馬瑞斯演奏的如何。老先生總是答說,

我可以確認我一生中培養過至少一個勝過我的學生,但是我可以確定馬瑞斯先生的學生終他們一生都無法超越他們的老師。

能有學生超越自己大概是一個以教育為職志的老師一生中最驕傲的事,幸運的是,或者也可以說平庸如我要做到此事難度不高,現在已經有多位學生在學術研究上超過了我。

下次,我會好好聽一下,看看能不能聽出眾多提琴家在演奏巴哈無伴奏組曲時,是否也能讓他們與我的想像力跳起舞來。

SavallFolia-1

註:網路上的Mingus兄與pollini 兄對folia古曲及其他有精彩的解說如下。

http://blog.roodo.com/blanchot/archives/13822361.html
http://blog.roodo.com/giulini/archives/14366887.html
http://blog.roodo.com/giulini/archives/14606137.html
http://blog.roodo.com/giulini/archives/1466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