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At the End of a Perfect Morning

我從來沒有喜歡過早起, 尤其是三四點這種, 不過礙於生活, 我還是這樣子早起, 學生們一向以為我就是喜歡, 我心裡暗暗想, 過了二十年後, 你們也會有不得不然的喟歎. 在不喜歡的事情之中總要能偶而發現自己會喜歡的小地方, 要不然日子怎麼過下去. 前幾天的清晨, 我出了家門, 抬頭一看, 天空是白白的雲, 很奇怪的白, 白得讓人的心一下子沉靜下來, 前一天的怨與倦, 似乎定在雲跟雲之間的, 不知是深藍色還是黑色的空間, 變得看不見了.



 

這時, 天上的星光透出了曖曖的光彩, 不像是一片晴空時的那個樣子, 一堆星星幫忙你指出東西南北, 默默地.

我跨上久違的, 我的五花馬, 這花了我無數銀子與片子換來的, 曾經在某一段時間陪我度過續多個清晨與白天的車子, 但是在生活與情境不對的狀況下, 被我撇在一邊了半年, 躺了半年, 機件似乎不是那麼的順暢, 不過今天的天空, 似乎是在歡迎他的重新出發. 我選擇往海邊走, 這跟我以往愛往山上騎不一樣, 除了是跟朋友約之外, 我對於爬坡少了許多自信, 往海邊是現階段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海在我的西邊, 其實說是我的西邊是不太正確的, 因為我在哪裡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會這樣講大該都是因為人下意識地以為世界是繞著他在轉的, 不管, 我搖著頭, 與朋友往海邊騎去. 到了觀夕平台, 我方才意識到我的五花馬的機件一切都正常, 機件銹蝕的是我的身軀, 這個陪這我多年, 但是近年來不是太聽話的東東.

我的騎車態度: 不看風景. 因為為什麼要看? 我騎車就是死命地踩, 一直到沒力為止, 我周遭的事務再美, 我的心不美, 不會欣賞, 也是白搭, 我自小沒被訓練好怎麼欣賞美的東西, 所以騎車就是騎車, 練體力罷了, 讓我的病痛快點閃邊是我騎車的惟一目的, 要說有別的的話, 就是拼命之餘, 精疲力盡之餘, 讓我少想一些事情.

不過今天的天空是那麼的不一樣, 我的五花馬還是依樣出落得英挺, 海邊鹹鹹的風聞起來有一種舒暢, 雖然這是觀夕用的平台, 可是海浪還是一樣的美, 沒有傍晚的炫麗, 但是很配這樣的情境, 尤其是天空, 這沉靜的雲. 海浪捲來的聲音很好聽, 我呆立在平台上, 直到我的朋友跟我說:

該往下騎了, 我帶你騎一條很美的路.

我們轉到一條窄窄的路, 沿著海邊不遠, 地上偶而是石板, 偶而是木板, 偶而也會出現水泥或柏油路, 這路實在不適合公路車, 但是路上的美景讓我忘了顛簸, 這路彎彎蜒蜒地轉入了四草大橋的底下, 颱風過後沒幾天, 浪有點大, 我停在橋下, 看著看似髒髒的, 其實還蠻乾淨的海浪拍打著, 發出悅耳的噪音, 它讓人靜下來的本事不輸給深藍天空間的雲, 我抬頭一看, 那堆白雲有了白與灰的對比, 原來是天亮了, 深藍變成了淺藍, 光把雲變得多樣化, 我需要的那個寧靜的對象暫時由海浪聲取代了雲.

我呆了一會兒, 在朋友的提醒下向前騎, 左邊是鹽水溪口的濕地, 那種只有再Discovery頻道或國家地理頻道才會出現的景物, 徐徐地隨著單車的前進展現在我的面前.  不知名的鳥飛過, 魚在水面上不斷起了漣漪, 浮在水面, 或者說是植根在水下的樹木, 隨著風與水與陽光擺盪, 右手邊是樸素的人工草地, 除了多年前在國外可以看到這樣的美景之外, 我在台灣還是第一次看到, 而這就在自己居住了近十年的地方, 我看到了這樣美的溪口, 第一次迷戀上這個自己從未真心喜歡上的可是卻要不得不在這裡居住到自己老死為止的都市, 等到我騎到接近盡頭才意識到右邊是自己開車經過無數次的安北路, 我竟然這麼無視於自己的周遭, 這是怎樣的一個如此這般可怕的一個人呀. 我真的是知道自己嗎? 我懷疑著! 我的胸口有一點痛, 曾經單車騎到墾丁的我, 竟然覺得氣力不濟起來, 小腿透著痠痛, 我的腰也開始不聽話了.

順著四草大橋過到對岸, 我們又轉到一個小徑, 通往海堤旁的道路, 準備騎往鹿耳溪口, 旁邊是海浪拍岸, 天上的雲似乎顏色不太對, 我說, 那邊大概下著雨吧! 不過既然來了, 我們還是向前騎去, 一直到了鎮門宮, 在三秒間由微雨而至於如傾盆一般的大雨, 我還來不及將車子牽到堤上木頭蓋的涼亭就被淋了一身濕, 朋友父子倒是動作比我還快地就上了觀賞風景的亭臺位置, 我則是在廟門後用木板搭的矮房子下躲雨.

我看不到風景, 只看到雨大到在溪邊釣魚的人們紛紛爬上岸來, 只看到一隻一動也不動的木馬, 只感覺到滾滾的溪水與海浪, 只看到天地裡的蒼茫, 只感到我的背部的疼痛, 接著, 我驚訝地看到原本以為是木雕的馬轉過頭來, 非常非常緩慢地轉過身來, 我才注意到原來牠的腳都彎曲變形了, 不動是因為不想動, 動了會痛, 或者說是老了, 什麼都退化到不行了, 連主人拿著食物過來都似乎引不起牠的興趣, 牠的眼神老到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來, 老到可以忽視周圍所有的一切, 包含這天地間無意構築出來的美景.

我看到自己未來的樣子.

此刻, 我的臉部肌肉微微地抽蓄了起來, 我搖了一下頭, 感到頸子間發出ㄎㄎ的聲響, 我的腰略微彎曲就開始感到抽痛, 此時, 我不得不揮別了我的朋友, 中斷我們的旅程, 在微雨中, 我緩緩地上了單車, 勉力起步, 此刻, 我知道我還有我的責任在等著我去執行, 我像是拖著命似的感到慶幸.

It should be a perfect morning and a perfect day. At the end, it is just a perfect morning, but not a perfect day.

1934 Father-and-Son-in-Law harmony

友人來訪.

這友人來頭不小, 音響資歷高我太多, 音響功力高我太多, 音響等級更是高我多多, 只好投機取巧, 拿出他比較沒有的mono片來唬唬人.

DSC01553



加裝了這便宜的mono唱頭起來, mono的片子卻是忽然活了過來, 讓人不敢置信. 我還為我的唱盤換了新的pulley. 看起來好極了.

DSC01554

DSC01557

這只有做了一個特別規格的pulley的尺寸比一般大了不少, 只適用於某類的馬達, 但是黑黑的, 外觀處理與重盤是一樣的的硬鉻電鍍. 那一天為了避免獻醜, 所以聽的多半是mono的LP. 於是那天過後, 我也就以聽mono的錄音為主.

這一天, 我翻來覆去, 看到躺在一旁的193X年錄音的, 以Busch為首的一盒唱片, 這是我多年前買來只聽了一次就冰封起來的唱片, 原因當然是聲音太差, 聽不下去. 彼時, 要賣掉這麼錄音老舊的唱片很難, 我也就一直把它放在櫃子最底下. 那天友人來時我的聲音出奇的好, 所以再看到這唱片時就想給他一次機會吧!

DSC01556

沒想到, 這貝多芬第15號弦樂四重奏出奇地流暢, 沒有近期錄音所要表現的陰鬱, 小提琴的聲音或許有一點過量, 但是很生動, 大提琴的重量感非常好, 把音樂的底部撐得非常穩固, 音樂的幅度很勻稱, 不像阿瑪迪斯四重奏那樣的暴起暴落.

等到我聽到塞爾金與布許先生合作的小提琴奏鳴曲時, 我非常喜歡這種和諧, Busch不會因為已經成名就壓著Serkin來演奏, 來來去去的對話模式是我比較喜歡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型式, 而不是慣常的對抗模式. 17歲的Serkin照片上看起來很生澀, 可是彈起鋼琴來很老練, 我覺得老了的Serkin其實跟年輕的Serkin在外表上沒有多大的改變, 琴藝也一樣好, 只是多了一點點寶貝老人家的可愛. 這一張裡的小提琴聲音就非常棒, 厚度非常好, 不跟你說, 你會覺得這是50年代的錄音.

我常想, 網路上有許多人在買唱片的時候有板位, 壓片, 國別, ...., 等等其實跟音樂不太有關係的考量, 甚至有人覺得只有某某派的音樂嘉才可以演奏出某某作曲家的精隨, 只有某某廠牌才可以有正確的錄音. 對於一個1934年的錄音, 一般人很難想像會從這樣的老古董得到什麼音樂上的滿足與啟發, 可是你總是會在生活的某一個時間找到它的優點, 然後發現過去自己是多麼地錯怪了這些錄音. 我不敢說, 那個年代的錄音或演奏一定比較好, 但是那個年代要錄個音比起現代來說是件大事, 我想慎重一定是他們採用的態度, 因為錄音的機會不多, 想到要為自己的技藝留下傳世的機會, 我想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 這樣的演奏, 不可能會有不好的.

會不好聽的話只可能是放這張唱片的人的問題,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