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聽到西貝流士的交響曲時, 我第一個會想像到的是遼闊的原野, 一望無際, 但並不是一定就是滿是北國的冰雪, 我想到的還是草原. 裡面充滿著如火一般生命力. 所以用冷漠的方式來詮釋並不一定適當. 一般人對西貝流士的交響曲多半是由第二號入手, 蓋第二號容易聽得多, 名演也多, Chesky發行的Barbirolli指揮, Kenneth G. Wilkinson所錄製的更是音效不凡.

但是最近聽過的第五號更是給我這樣的感覺. 一剛開始我聽的是Rattle指揮的, EMI的數位錄音一點也不會比類比時代的典範遜色. 仔細去看一下刻片的狀況, 你會發現到跟Telarc一樣, 在大動態時, 溝紋之間的間隔很大, 刻得很深.
這是一版比較沒有修飾的演出, 野性無文一點, 論樂團的合奏精緻程度不是那麼好可是你會覺得很對味, 假如希望在樂團音色棒一點, 但是可以不要那麼發燒的話, Karajan的也很好, 我的Karajan的西貝流士五號音效上比不上Rattle這版的原因也許是因為版本的關係, 這是便宜一點的DMM remastered HMV版本, 不過不比的話聽起來還是很過癮的, 而且同樣可以聽到精心雕琢出來的聲音, 但是就少了一點粗曠的味道, 不過一樣很好.
假如你和我一樣是宮崎駿卡通迷的話, 你會發現千尋與白龍從錢婆婆處返回湯屋的那段, 兩人在天際飛翔, 在原野上, 在星月之下, 那段音樂與西貝流是五號的終樂章是多麼的相似呀! 每次我看到這一段, 當千尋告訴白龍他的名字, 白龍在一瞬間脫去身上的鱗片時, 都會因為感動而全身顫抖.
同樣的, 西貝流士的一號交響曲跟教父的主題曲也非常類似, 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聽聽.
3 則留言:
宮崎駿應該是直接借用吧
崖上波妞配樂海中場景也有一段也是借用古典音樂
突然忘記是哪一首
本來不曉得神隱少女跟西貝流士有關係
後來臺北愛樂電台放了好多次西貝流士這首
今天又聽到
我還沒看過波妞, 我看過後再看看我辨識的功能還在否.
我是不知道是不是直接借用, 但是你知道, 我輩會因為聲音的關係覺得那是不一樣的. 我一直很喜歡西貝流士, 推一下No.1, 不錯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