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Viol演奏在法國達到尖峰。
以下是Violist Jordi Savall所寫,裡面有一些是Savall自己節錄前人的文章,我選一些進來,簡單翻譯,只求達意,翻的不好處請見諒。
比較完整的文章在: http://www.festivalmusiquesacree.ca/fra/concerts/02-11-07.htm。
另一個相關的文章與照片的來源在:http://www.orpheon.org/oldsite/seiten/education/OriginVdg.html。
十七世紀的法國,古大提琴家的技藝達到顛峰,即興演奏成為風尚,而為了即興演奏其所需技巧也達到頂尖的地步。古大提琴在此一時代所展示出的表現力是如此驚人,在摹擬人聲方面尤其自然,其弓法與人類的呼吸若合符節,以致於人聲的喜,悲,激動,甜美,力量,...,等等,似乎都可以用Viol如實的表現出來。
Marin Mersenne,“ As early as 1637, Marin Mersenne tells us, in his Harmonie Universelle, of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s viol and the human voice: "Certainly, if instruments are prized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imitate the human voice, and if the most admired of all artifice is that which most closely represents Nature, then the viol should not be denied our esteem, since it mimics the human voice in all its modulations, even in its profoundest accents of sadness and joy: because the bow, which produces the effect to which we have referred, is drawn across the strings in approximately the same length of time as the normal breath of the human voice, whose joy, sadness, agility, gentleness and strength it can imitate by means of its vivaciousness, languor, rapidity, ease and emphasis. Similarly, the tremolos and delicate fingering of the left hand ingenuously represent its manner and its charm".
不幸的是,由於即興演出的流行,可想而知留下來的樂譜或者是紀錄都非常少,必須到十七世紀下半,才有或多或少的樂譜留傳,這讓喜歡現代爵士樂的人感到慶幸,因為在二十世紀,錄音技術讓也是以即興演奏為主的爵士樂多少得以保留下來。古大提琴的紀錄中包含老柯倫貝,小柯倫貝,馬瑞斯與盧利,...,等等的作品。當然,小柯倫貝紀念其父親的絕世作品:"Tombeau pour Mr. de Sainte Colombe le pere"也包含在其中。
在"日出時讓悲傷終結"一片裡,述說了老柯倫貝與馬瑞斯師徒的生平。柯倫貝教導馬瑞斯半年後就跟馬瑞斯說他已經沒有東西可以教他,要他離開。老柯倫貝習慣在獨居處練琴,馬瑞斯則躲在棚架下偷聽師父拉琴以學到師父弓法上的密技。倒是歷史上對小柯倫貝的紀載不多,後來,人們在英國發現小柯倫貝的蹤跡,他的手稿在英國的一間教堂被發現。
1965年,Savall開始學習古大提琴,同時著迷於與此一優美樂器連結在一起的音樂,當時古大提琴的演奏傳統已經在漸漸消失當中。Hubert Le Blanc的文章裡,Savall讀到,
"The defence (防衛) of the viol against the encroachments (侵占) of the violin and the pretentiousness (裝腔作勢) of violoncello."
這是一個見證到樂器演進趨勢之不可逆而又如此喜愛古提琴的人所憂心的。Savall同時也因Hubert之言,強烈體會到"Sight Reading"的重要性。Savall了解,要與這樣美妙的音樂對話,只有從了解這個樂器的語言開始並且學會用這樣的語言說話才可以,Savall先生所說的當然不是只有在樂譜裡所記載的資訊而已,這樣的語言與祕密正隱藏在這看來只不過是乾枯木頭所瓠製的琴身當中。此外,我們的音樂家還必須具備福特萬格勒先生所說的:"State of innocence",這個對於真正的創作所不可或缺的要件。Savall耐心辛勤的練習,直到他可以真心領悟古提琴之美。
研習小柯倫貝的作品讓Savall領會到自我伴奏(self accompaniment)的法則以及這個法則對於音樂的重要性。以至於到了最後,我們可以窺見屬於古提琴的那些不合時宜的優雅與美麗。柯倫貝的組曲為我們展開一個充滿感情與溫柔的世界,這個幻想中的世界充滿誘惑,充滿悲傷與喜樂,然後,經由這樣子的音樂,我們體認到我們的靈魂正如Viol一樣的脆弱,這樣子的脆弱卻自有其迷人之處。
在這六個組曲裡,柯倫貝 presents,develops,synthesize出演奏古大提琴的多樣性(在此我故意不翻譯這幾個字,因為翻譯出來後就會喪失他們的本意,我讓讀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解釋)。藉著改變旋律,和聲以及採取自我伴奏(self accompaniment)的同時,發展出如前所訴的音樂語言,這語言是多麼的具備想像力,詩意與溫柔呀!這音樂同時預示了之後Bach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2010年冬的第一次寒流到達南國。夜裡,我把Jodi Savall先生所演奏,小柯倫貝六首古大提琴組曲CD放進播放器,我轉到喇叭背後,把擴大機一一打開,音量撥到九點鐘方向,音樂用最不經意的方式流洩了出來。我感覺到Jodi Savall先生就坐在我的面前三數公尺處,古大提琴的低音箱整個震動起來,琴的形體大小就如同一把真的提琴一樣。
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我終於知道為何Savall先生如是說:
"我們的靈魂正如Viol一樣的脆弱,這樣子的脆弱卻自有其迷人之處"。
我想到當年自己還在學大提琴,那年我30歲,每晚抱著提琴練習,當弓拉在最低音處,懷抱中的音箱整個共震了起來,那種震動好像要把人的五臟六腑都用力按摩過一次一樣,然後,把所有的哀愁抖落。
30歲,還是一個要開始另一段人生歷程的時候。17年後的今天,知道自己必須或者說被迫要回到初衷之際,想到當年的意氣風發,意識到現在的視茫髮蒼,沒持續做好的事總是還要再來一遍,真不知這樣的身體是否還可以撐持。
這幾日,看到王建民的不被續約,評論家提醒王要回到當年在小聯盟奮鬥時的精神。也許,這也是在提醒我,該是回到30歲時的理想的時候了,這裡面包含音樂,教學,以及其他。
沒想到的是,多數音樂都無法重播到完整的音響,可以在播古大提琴時讓人有這樣子的感動,我不禁覺得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
希望這樣子的神奇之旅可以繼續下去,繼續給我回到初衷的力量。
3 則留言:
很羨慕你,仍記得初衷.
如Paulo Coelho 於 中所預言, “When a person really desires something, all the universe conspires to help that person realize his dream”
對你,祝福無限.
走過這一段低谷,雖然漫長(幸好仍有迷人之處),終將抵達豐富圓滿神秘的彼端。
恭喜你一腳跨過音響,和音樂家直接對話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