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模仿

一時興起,決定模仿一下好友的文章,好玩之餘,也是替台灣音響愛樂協會寫的第一篇文章,這樣作來好像有點不正經,但是我本不希望一本正經在這枝節上。一本正經到最後終常沒能有太好的收場。

以後的日子,我多了一些事要做,雖說不過是搖搖筆桿,打打字,但是卻不希望離我原本的步調太遠,且寫且走罷了。

就醬。

請看。

遇見My sonic lab Eminent GL唱頭

◎2010年梅月,我到台北參加了臺灣音響愛樂協會在柯醫師去世後的第一次會議。與會的每一個人對柯醫師都是難捨的心情,但是柯醫師創立此一協會的目的係希望在音樂與音響領域,能夠做到教育、交流、提昇的工作,我們覺得與其要繼續沉浸在哀傷的氣氛裡,不如捲起袖子,把柯醫師的想法發揚光大,讓柯醫師在天之靈可以安慰。這次協會除了改選理事長之外,決定籌劃協會的季刊,並且將柯醫師過去已發表未發表的文章,經過潤飾後,逐一在季刊裡刊行。我也答應今後要努力貢獻一己之力。

當天的會議時間,原本彭教授預定會參加,但是臨時有公務纏身,走不開。不過我跟彭教授有約,要去聽一下他剛在試聽的新唱頭,會後,我在地底下的書店悠遊一陣子之後,才在接到彭教授的電話告知他已經脫身後動身前往他的處所。在臨出發之前,我已經決定要將這一篇文章當成器材的試聽記,並且希望投桃給彭教授,希望他能以李相報,以後也能為協會寫一些文章,以嘉惠樂友。

在我一到彭教授的研究室後,彭教授第一件事就是先泡一壺好茶,那是我非常喜愛的中火鐵觀音,彭教授泡來有一股特別的果香,有點像是一磅數千元的上等中美洲的咖啡豆所泡出來的咖啡一般。而機器則是在泡茶以及閒聊的時間熱身完成了。

今天的主角是Eminent MC唱頭,確切價格彭教授也不知道,這是朋友相借試聽,不久後要還給別人的。

Eminent



試聽組合:

唱盤:Garrad 401+陳老師黑金石盤座

唱臂:Ikeda it 407

唱頭:My Sonic Eminent GL,針壓2.0g抗滑1.1g

對照組: Morch 12-inch唱臂+ EMT JSD MC唱頭+ Garrad 401銅盤座

EMT

唱頭放大:朱師父唱頭放大器阻抗:10/220 ohm

前級:Klimo Merlin

後級:Chord SPM 1200

喇叭:Dynaudio contour 3.3

試聽唱片:

Paganini4Grumiaux

◎Paganini/Concerto Per Violino N. 1 &4/ Arthur Grumiaux/ Piero Bellugi, Ochestre National Del’opera de Monte Carlo/ Philips 6500411, 1972.

kirkby

◎Portrait of Emma Kirkby/ L’OISEAU LYRE/ DSLO607,1982

BeethovenPS2Gilels

◎Beethoven Piano Sonata 2 and 4, Emil Gilels DG 415 481-1

ArtPepper

◎Art Pepper Meets the Rhythm Section, Contemporary S7532

第一張試聽的是由葛羅米歐演奏的帕格尼尼的第四號協奏曲,這張唱片一放起來,第一個印像是低頻特別的多,而且多到我覺得有點過頭了,但是對整體的音樂呈現上卻不覺得有什麼不足,我將這個感覺跟彭教授說後,他笑笑,說沒問題,調整一下就好,只見彭教授將組抗的檔位換了一下,並且略事調整了一下VTA後,低頻收得緊多了,讓我覺得低頻雄壯地似乎只差一點點就要滿出來一樣,但是卻始終沒有越過崩離的界線,每一次樂團總奏時總是讓人覺得心要跳出來一般,就像是第一次談戀愛時要去會見心上人一樣。小提琴的共鳴超級,簡直就像是葛羅米歐拿著瓜內里名琴站在三公尺外對著我拉琴一般的有逼真感。要是說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就是沒有我記憶中的VDH蚱蜢般的艷麗,不過相對的VDH蚱蜢卻在樂團的部分遠不如Eminent,除非你覺得帕格尼尼的曲子中,樂團的部分對你來說不重要,否則還是Eminent比較好聽。我想,論小提琴,我的系統是不如彭教授的遠甚,於是要求彭教授播放我一向非常喜愛的Kirkby的錄音。這個錄音,在我自己的系統裡使用AT33R的甜美度是一流的,不過在彭教授這邊,甜美度與嘴形可能是比不上我的號角喇叭,但是在聲音中可以聽到更多歌者聲音上的轉折,這是另一種趣味,而這樣的趣味雖然不是每一個人所好,但一旦你喜歡上這樣的聲音,那是會終身喜愛的。

彭教授這邊的鋼琴錄音的演出可以說是一絕,也是我在調整自己的系統時所奉為典範的,所以當然不能少掉鋼琴錄音。而彭教授既然以Gilels為網路代號,當然要聽Gilels本尊來彈,我們聽的是Gilels在生命最後的階段錄下的貝多芬第二號奏鳴曲。在這張唱片裡,一點也聽不出來Gilels會在不久後辭世,寫到這裡不禁讓人感傷,因為柯醫師在今年年初也是生龍活虎一般,在電話中,他不只一次提到他的WE旅程還可以如何精進,而他已經備妥了多少材料,也已經找到高手匠人準備打造他的新構想,而講到更多是有關於協會之後的教育問題,他希望可以有一份刊物,但是在刊物發展的同時,希望可以用開課的方式,讓廣大的音響與音樂愛好者可以來聽課,並且交換經驗,柯醫師的願望是以類似自由軟體(Open Source)的方式,讓許多人可以以非常少的代價,甚至免費,就可以下載到一些好的資料,可惜昔人日已遠,接下來的是後生小子要如何努力的問題了。

以後該怎麼做還需要規劃,現在讓我回到正題,與對照組EMT相比,Eminent的鋼琴在衝擊力道上略有不足,在彭教授的系統上,EMT的鋼琴音力比較完整,鋼琴響板的動作比較清晰,這是我一向 熟悉的彭教授的鋼琴聲,Eminent在鋼琴響板上的表現像是在低頻的下段鋪上一席紅地毯一般,讓人走在上面非常的舒服,不過我還是覺得EMT的兇猛 比較合乎彭教授一向的形象,彭教授再次到唱盤前略加調整,Eminent的低頻再次收束,在響板的動作方面清楚了起來,此時,Eminent有著晶瑩的高音部,比起來,討喜多了。如此,我覺得Eminent在鋼琴上的表現是更接近我的喜好,而EMT的剛猛與高中音略微帶著野性的聲音還是彭教授這樣如喬峰般剛猛的人才比較可以消受,畢竟一天到晚練降龍十八掌不是普通人受得了的。

最後,彭教授提到,由於Eminent的個性,尤其是低音方面的表現,讓它更合適廣泛一點的音樂,他取出Art Pepper的唱片, 然後再把唱頭設定調回播放鋼琴之前,放起這張爵士樂,確實,使用EMT播放這張唱片,略嫌吵了一點,而且沒有爵士樂需要的氣氛,換回Eminent後那感覺就對了,雖然我還是覺得這樣的音樂以JBL/Altec為主角的號角系統更對味,不過那是喇叭系統的問題,應該與唱頭本身無關。我想,假如是Eminent裝在我的系統哩,那聲音應該會更迷人。

聽完這幾張唱片,彭教授與我都同意這是一支泛用性高的唱頭,在EMT與VDH的強項,Eminent相差不遠,而Eminent所比不上的地方,以我個人的偏好,反倒是我所要的,Eminent在小提琴沒VDH那麼亮麗,但是形體更好,在鋼琴部分沒那麼剛猛,可是卻比較接近我對鋼琴的印象。不過,話說回來,在彭教授的巧手下以及不踰越一支唱頭的天性下,他是可以將這些唱頭調到接近自己想要的聲音的,當天我們只是沒時間針對VDH與EMT再調整而已,否則我應該會說出跟菅野沖彥老先生一樣的話, 那就是聲如其人,也就是說彭教授應該可以讓EMT的表現更接近Eminent的寬容的。這是一支我自己都會很想要買的唱頭。但是我還是不會買,因為超過10萬元的定價,也就超過我心中對單件音響器材價格的設限了。

走到室外,飄著細雨,彭教授與我開車一起去赴一個晚宴,途中,彭教授講起他學書法的種種,以及為我所寫的後赤壁賦,讓我覺得他真是一個有驚人意志力的人,真是我所遠遠比不上的。同時,我的心中也浮現柯醫師的身影,柯醫師一樣有著驚人的記憶力以及對聲音的鑑賞力。兩個人都是豪邁的好漢,與朋友相待也盡心盡力,不過盛名之下,難免有一些人對他們有意見,但是浮雲終究無法蔽白日,他們光風霽月的大俠之風,還是會一直在圈內流傳。只不過一個是在擴大機與喇叭系統的調整有驚人的成就,另一個則是以黑膠的調整成一家之言。柯醫師雖然不在了,但是彭教授在黑膠與音樂方面的知識仍有很多是我可以長久學習的。

一路上,雨不曾停歇,如同歲月之流不曾暫停,但是隨著歲月之流,我們可以不斷的見到一代代的英雄人物,只要有人需要音響與音樂,他們就還在,他們不曾逝去。到了餐廳,我步下車子,雨絲落在我的身上,我抬頭,見到烏雲之中竟然透出一點點微細的星光,我想那也許是天上的柯醫師吧!見到走在我身邊偉岸的人物,我還是幸運的,有這樣的兄長陪著我,讓我悠遊在歲月與音樂之流中,緩緩老去。

感謝台灣音響愛樂協會張健康先生協助本文之撰寫。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旋轉木馬

菜市場,商店前常常會有一些電動的玩具給孩子玩,最多的大概是夾娃娃機與電動馬車之類的。我是個小氣的父親,每次孩子喊著要坐馬車的時候,我總是顧左右而言他,要不然就乾脆說不。我總是覺得在街上,一個父親看著兩個孩子坐在電動車上,這電動車不過是周而復始的上下動,左右轉之外不能有其他更建設性的動作,這樣的影像看起來蠻ㄩ的。

何況,這樣子還要我掏出十塊錢,而且只要一開始,可能不是十塊錢可以解決的,要很多次十塊錢。

可是,我總是記得,小時候,那時候全高雄市最棒的百貨公司,大新百貨,有一次進來兩台電動馬車,一隻黑的,一隻棕的,那是跟真馬一般大小的電動馬,馬頸上有毛,身體是絨毛的,而且動起來幅度很大,我第一次看到那電動馬時,簡直目不能移口不能言,一定要母親給我坐一次,我的記憶中,我從來沒有要求過父母親讓我坐坐街邊的小電動車,大概我自己也覺得那樣子看起來有點蠢吧!

母親一開始不願意讓我坐,一方面實人太多了,一堆小朋友在吵著要坐,另一堆得到允許的小朋友高高興興,略帶炫耀的表情在排著隊,而且還有幾個大人也排著隊,不知道是替他們的孩子排還是自己也要坐一次過過癮,那年代,騎真馬在一般人是不太可能,騎一下真馬大小的電動碼也不錯吧!另一方面,實在是有點貴,坐一次要五塊錢,想想看,30多年前的五塊錢可以吃兩碗麵了。

這是我記憶中,第一次因為這類的事情,在外面對著母親哭鬧同時賴著不肯走,最後母親還是答應了。排了一陣子,終於輪到我了,我興高采烈的跨上去,環顧四周,所有人都在我的眼下,那種感覺很難以形容,不過五塊錢的快樂一下子就結束了,我嚷著還要再玩一次,母親大概不常看到我那麼快樂,馬上就答應我,排一次隊要幾十分鐘,第二次跨上馬背,我的興奮感消失了,我大概知道這不是真的馬,我所感到的不過是呆板的重複動作而已。那是我第一次坐這種電動玩具,也是最後一次想要坐,之後,甚至到Disney,陪人去的成分多過自己自己想去。

我想我那時大概是一個無趣的孩子,現在則是個無趣的人。所以我大概體會不出一個孩子坐在電動車上之時會有多興奮,多有想像的空間。

這一天,我們來到校學裡散步,看到博物館,也就是以前的數學系館,這是成大最舊,最優雅的建築之一,不知道是哪裡來的,館外放著幾隻石馬,那是我們在王公貴族的墓前可以看到的擺飾,Diane一看到就嚷著要坐,很難以想像的是一隻不會動的石馬竟然會帶給Diane這麼大的快樂,只是她在上面動來動去,爬上又爬下。Diane的身高不高,但是在這一天,他盡力從要我幫她上下開始,到自己可以自由上下,練習了好一段時間。而Joanne在一邊騎另一隻,雖然不能如姊姊一般自由上下,但是卻也騎得很快樂。

DSC01946

不動的石馬騎起來都這麼愉快了,那麼騎起旋轉木馬來,更是有趣。那是到清境農場裡的小瑞士花園去,說起來這一點也不像是瑞士,不過對孩子們來說,其實有父母親在一邊,有東西可以玩,他們還是很高興的。園裡有一具不是太大旋轉木馬。母女三人在旋轉木馬上,非常高興。我在一邊拍照,也同樣感染他們歡樂的氣氛。

P1000466

我在想,也許我錯了,是該給他們多試試一些他們想試的東西,不管我自己覺得有趣或是無趣,要是真的無趣,他們自然不會玩太久,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得到一些快樂。

所以當有真的馬可以騎的時候,那種快樂是無可比擬的,至少,我自己就沒騎過真的馬。在清境農場,我問Joanne要不要騎嗎?當然,而且Joanne說她要騎最大隻的,果然最大匹的馬就停在她面前供她選,小小人兒騎大大的馬,很威風呢!至於Diane,她還是選了一匹安全一點的小馬,但是我不覺的在她心中跟騎大的馬在樂趣上有什麼差別。

P1000405 P1000396

想到旋轉木馬,我想到年輕時聽丘丘合唱團的歌,一些年輕時的往事又會浮現出來,懷念又感慨,但是回過頭來想想,覺得自己以前小時候,年輕時後,不管經歷過什麼樣的事情,都似乎不足以拿來套在孩子們的身上。我要做的是該是輕聽孩子的需求,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點引導。

此時,我又會響起,Diane在旋轉木馬上的格格笑聲。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還是錯了

咖啡的深奧還是我這樣一個亂玩的傢伙所無法真正體會的。當我正滿心以為把豆子洗了後再烘可以烘出好滋味時,這次踢到鐵板了。

洗完豆子,我決定這一次做較為徹底的晾乾,於是我除了用布確實扭乾之外,我把豆子放在風扇下吹了六個多鐘頭,放置,隔天再吹一天。我自己以為應該是乾了。這一次,我想該可以把豆子烘得均勻一點,因為我把豆子處理得確實一點了,我想我該可以恢復正常的火力。果然,用我平常使用的火力,16分鐘一爆,接著,我如平常一般轉小火再烘4~5分鐘。起豆後,我立刻看到成果,那就是豆子看起來顏色深了一點之外,每顆烘得均勻多了,一整鍋豆子大致看起來是勻稱的。如同之前的,我把豆子放置一天。然後泡給thiel兄喝,只見他一開始,眉頭皺了一下,然後就再也沒有舒展過他的眉頭。thiel兄說,你確定這是跟上次同一包生豆烘出來的嗎?這次是從一開始就不是太好喝,然後,到最後一口都一樣不好喝。



嗚嗚嗚!我自己倒了一杯,其實是不承認難喝的。但是就是沒特色。酸嘛!有一點點,但是沒辦法透到心裡。苦嘛!有一點點,但是到舌尖就沒了。有一點點香味,但是沒有香氣。整體說來,就是產生不出喝咖啡的氛圍。說這樣大概很難懂!請試著把黃乙玲小時候唱的”說什麼山盟海誓”跟長大以後錄的比一比就知道了。

總的來說!我還是錯了。咖啡達人說,豆子洗過後,含水狀態改變,所以很難掌控,而且在洗後要再次乾燥,需要的時間可能不少,而且也不知道會有什麼變化!老實說,我還是覺得有一點不甘心,因為要是都不能洗的話,那麼一些水洗豆怎麼辦!我想我還是會找時間實驗下去,不過下次還是先回到一般的烘法吧!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錯有錯著

烘了一陣子咖啡,有一天忽然想起這咖啡豆到底乾不乾淨,畢竟是被綑在麻袋裡,堆在船艙底層,飄洋過海幾個月才到第一手賣家手裡,然後又是要再經過不知道多少里程才到中小盤商手裡,之後在在倉庫裡躺著一陣子,然後最後到了我的手上。我見過樹有風以及一般專賣店的豆子,那是挑過的,簡直是晶瑩剔透,經過烘培後,每一顆豆子都被烘到非常均勻,甚至一包烘好的豆子裡每一顆也都看起來差不多的漂亮。我心裡面納悶著,根據朋友的說法,那是洗過的,豆子又有日曬,水洗,…,等等,有一次,我在樹有風,老板特地招待我一杯空運豆,據說是在拍賣場拍賣完,空運到大盤商,然後在不到幾天的時間裡又空運到樹有風老板的手上。那一次是我體會到什麼是空運豆,那是沒有奇異味道的咖啡,香醇,甘甜,陽光從那杯咖啡裡透將出來,配上比利時的黑巧克力,我留連在那氣息哩,久久不願離去。喝完後,我知道那是野生的耶加雪夫,中間有一股青草味,煞是特殊。

我當然買不起這樣的生豆,有了樹有風的經驗,我不理性地覺得該把豆子洗一下才是,雖然,200度高溫應該殺死了所有的細菌,但是我隱約記得狂牛症的蛋白質可以耐得住這樣的高溫,喝咖啡雖然不至於得狂牛症,但是我可不想變成咖啡狂人,喔,達人,我只是想在每天我最脆弱的早上,七點到九點半之間,喝一杯咖啡,說咖啡可以拯救我的靈魂,一點也不為過,當然,再來一張好唱片以及比利時黑巧克力會更好,這樣子,我可以安然度過一天的工作,而且是無間歇的,直到下一個一天中的七點到來。

所以我洗了豆子,而且我還算不太笨的,把豆子上的水用布瀝乾,然後把豆子放在電風扇下吹了六小時以上,我想,這該乾了吧!豆子看起來卻沒有所謂的晶瑩剔透,了不起在我心裡頭覺得乾淨一點,所以看起來也就乾淨一點。下班後,我架起一切該有的用具,把火開大一點,因為我猜,豆子並不是完全乾透,不過我等不及了,明天就沒咖啡喝了。

果然,即使是好天氣,即使是大火,豆子在16分鐘一爆,然後我把火轉小,再五分鐘後起鍋,在二爆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前。等豆子冷卻後,我定睛一看,喊了一聲苦,每一顆豆子像長了麻子,一點深,一點淺,這豆子看來很慘,深的部分看似烘得熟了,淺的部分還有點生著呢!

無奈,只好照往例放著一天,磨著豆子時有點費力,大概是因為豆子不是熟透的原因吧!準備好器具,泡了一杯!香氣算濃郁,但不是我泡過的裡面最好的,但是一入口,一古酸勁直透兩頰,接著香氣沖到頭頂,兩分鐘後,回甘遍佈口中,真是,真是奇蹟!我說奇蹟不是因為她是我喝過的最好喝的咖啡,而是這樣誤打誤撞,竟然會這麼好喝!在我烘過的記錄哩,應該排第二。不過說是第二,其實只是印象而已,也許會是第一,豆子很快就喝完了,我正想著該如何複製這一次的經驗,因為不能重複達到一樣的風味,功夫不算到家。 達人如是說!

喝一杯這樣子酸又香醇的咖啡,放上”I’ve Got the Music in Me!”以及柯川的前峰村的唱片,再經由我的號角喇叭播放出來,這樣子的午後真是美好又夠味。

MusicInMe

ColtraneVanguard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AT33R重生

AT33R是我以前買的高級唱頭,兩萬多對我來說是第一個突破兩萬的唱頭,會下定決心買的原因是認識了彭老大。

AT33R-2



那一年,我不知天高地厚,在網路的音響論壇裡寫了一些不成熟的音響文章,有一天,我收到彭老大的信,那時他是用他的本名寫信給我,而不是用網路上的代號,老實說,我那時還不知道彭老大是黑膠系統調整的專家。而那時,我的黑膠系統陷入了一個無以為繼的荒漠,我不知道怎麼把我的黑膠系統調教好,讓他可以發出跟CD一樣好的聲音,接著,我的VPI TNT2唱盤的馬達出了問題,所以黑膠系統停擺了好一陣子,一箱箱的唱片就封入了暗不見天日的箱子。

交換過幾封信後,彭老大邀請我到他的辦公室一聚,對當時的我來說,我還不知道網聚這個名詞,我就當是去拜訪一個同樣在學術圈工作的朋友,沒想到這一去,改變了我的一生的一大部分。

進到彭老大的辦公室,看到三台唱盤加上六支唱臂,我之前除了在音響店裡之外還沒見過這樣子的陣仗,彭老大的珠寶盒一打開,又是四支唱頭,所以保守估計,他有十支唱頭。他第一個放給我聽的唱頭就是AT33R,接著才是ART2000。他解釋,這不是太貴的唱頭,但是放起鋼琴來,那可是驚天動地呀!我第一次從黑教系統裡聽到這麼震撼的鋼琴,以及無論怎麼樣都不會破聲的內圈鋼琴強奏。我們從Mono的巴克豪斯與紀雪金,一直到數位的吉利爾斯與波里尼,對我而言,這不僅是黑膠鋼琴重播的新境界,也是所有我聽過的各式器材重播鋼琴的新境界,這竟然是從一對不大的Dynaudio喇叭放出來的,而我是聽過一堆四件式的大系統,如G1,IRS V,以及許多旗艦集的喇叭如WAMM等的人。接著讓我眼花撩亂的是,彭老大因應我的需求以及音樂種類的不同,快速的更換唱頭,其中包含VDH的蚱蜢與黑美人,Shelter,EMT,Lyra,…,等等,每次的更換時間約三分鐘,然後聽我對聲音的描述,再快速做些微調,直到我滿意為止。用神乎其技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那次回家後,我寫了一篇文章來描述這次的際遇,我用天外神龍來描述彭老大的技藝。到今天,彭老大的功夫我還是學不來。

之後,彭老大來了一次我的辦公室,教了我一次如何調整,我從那一次開始,慢慢摸索至今,比之那時,還是有點進步。後來我知道彭老大如何練就這功夫,除了天生對聲音的敏度以及靈巧的雙手之外,那就是他的古道熱腸,一有人需要他過去幫忙,不管是熟還是不熟,他都是背包揹著就去幫忙調整,所以長久以來,他的背包裡總是有一套調整用的工具以及一顆備用唱頭。巨大的背包揹在他巨大的身軀上,像是一做永遠無法超越的高山。

所以當我想買一顆價錢在我可以忍受的頂端的唱頭時,彭老大建議我AT33R,因為ART2000已經停產了。這顆唱頭買來後,因為諸多原因,我卻一直沒機會裝起來聽,所已躺在抽屜裡躺了很多年,當時確一直沒想到唱頭放著太久不唱會有問題的。所幸,再拿出來時並沒有意內出現。

可是,第一次把它裝起來時,因為貪圖方便,並未使用附的唱頭蓋,我用一個SME的專用唱頭蓋就上了,而會用這類的唱頭蓋的原因是裝在SME3012時,我換唱頭時幾乎不必調超距。那次是一連串的失望,換了三台唱放,連朱師傅的唱放都不能讓它發出活生感的聲音,我被迫再將他移到Colin的十六吋唱臂上,情況只有一點點改善,但是離我當初在彭老大那邊聽的印象簡直天差地遠。當時,我想也許是放太久了,需要run-in,所以我把他當成我的常用唱頭,一天廳個五小時以上,一個月過去了,沒有多大改善,我頹然地把它卸下,放回盒子裡,於是他又在裡面躺了幾個月。其間,我在想,也許我的功力太差了,無法把它用好,一度甚至想賣了他,但是一想到這顆唱頭是我的黑膠路的一個開端,再加上我是一個懶得賣東西的人,所以也就算了。中間一個我的好友Nita的學生把我給她的AT33PTG弄壞了,我本想便宜一點賣給她,但轉念之間,也一樣算了。

這一天,當我試完一個唱頭,想說要換哪一個唱頭時,我看到AT33R鎖在他的原廠唱頭蓋上,這一次,我沒有把她拔下來,改用SME的唱頭蓋,因為之前的唱頭用的也不是SME唱頭蓋,反正都要調超距了,所以,我就這麼把它裝到3012上面,做完基礎調整,照慣例把波理尼彈蕭邦的波蘭舞曲拿出來試音,才一試,我就感覺到聲音不一樣,與之前的印象不同,動態跟活生感都很好,我再做了一點針壓與VTA微調後,我彷彿聽到在彭老大那邊聽到的AT33R了。非常有活力的聲音,而且很細緻,不過在低頻段稍為比Lyra Dorian收斂一點,但是因為Lyra是比較剛猛的聲音,相形之下,AT33R耐聽許多。

所以當播放HM這張發燒片時,提琴音色的美感是無與匹敵的,這跟VDH那種極盡艷麗之能是不一樣,假如用誇張一點的比喻,那麼就是杜蘭朵公主與柳兒之別了。或許一剛開始,人會媚惑於VDH的美豔,但是要是要天天聽尚個七八個小時的話,AT33R還是比較合適的。AT33R的另一個強項是木管,因此在播放HM這張拉摩與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時,木管樂器一出來時,真是會讓人屏氣凝神,雖然說銅管也一樣非常好聽,比之Lyra來說,稍微弱了一點,但是在播放BIS那張林德柏格的伸縮號時,有一種幽靜的感覺。這也是聽這張唱片時可以感受的另一個面向。而堂音的優美卻是Lyra所比不上的。我把蕭提指揮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樂團的馬勒第四取出來聽,我的系統部不擅長播放大編制的交響樂,但是我仍然在聽這張唱片時感到非常感動,那感覺好過蕭提後來的錄音,只是在最後一樂章時的獨唱讓我覺得不夠清晰,我以為那也許是AT33R不會很合適播放人聲。於是我把費雪狄斯考演唱舒伯特的歌曲即取出來聽,布蘭德爾的鋼琴一樣的晶瑩,完全配合歌者對曲子的詮釋,費雪狄斯考在演唱B面的夜與夢時,那種悠遠的感覺,讓我與朋友都聽得呆住了,我們靜靜的把一整個B面聽完,朋友決定要去找這張唱片了。

RameauHippoKuijken Bruckner5Wand LindbergTromboneBIS Mahler4Solti SchubertNachtDieskauBrendel

 

事隔多月,位合AT33R的聲音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我想了一下,系統所有的設定其實沒有多大的改變,充其量是我在推低音的擴大機不一樣了,但是中高音的活生感差別之大,絕不是這個改變所造成的,我推測這是因為唱頭蓋的關係。AT33R的唱頭蓋做得非常精緻又有分量,多半的唱頭製造商都沒這麼認真,而目前隨便一個高級唱頭都超過五萬元的狀況下,比較起來,一個兩萬多的AT33R的製造者真是有誠意呀!看來,在另外不能換唱頭蓋的唱臂上,也許我們該好好考慮一下唱頭與唱臂結合的這一部分。

AT33R-1

一個小小的唱頭擁有的故事其實不少,有些事我就略過去了,這個唱頭對我的意義卻是重大的,難怪我沒在最後關頭把她賣掉,也許就是心裡最底層裡的聲音阻止了自己這麼做,如前所述,AT33R代表我的音響路的一個里程碑,不僅僅是當年彭老大的教導的那時候而已,還包括現在,在這一天哩,我重新了解一件音響器材之所以沒有展現出他應有的表現多半是使用者的問題,我也差一點跟多數玩音響的人一樣,輕易地下判斷,然後輕易的買進賣出器材,完全是以物的觀點看事情,這樣子做,豈不是遠離音樂這個本來該是以心靈為宗旨的活動了嗎!我不僅佩服一些音響界的前輩如以過去的柯逸郎醫師或是StereoSound裡的菅野沖彥,晚輩們可以不認同他們對聲音與器材的見解,但是對於他們一心一意要把器材的極致展現出來這樣的毅力,卻是令人讚佩的。對於像是AT這樣有柯醫師所說的Audio Mind的公司也是彭老大大力推薦的,也是日後我願意繼續推薦的。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2008年的畢業照

這一年的畢業生我想情緒大概會有點低落,因為拍畢業照的時間選在星期六,那一天,全系老師只有我一個人出席。

我本來是不想來的,因為這一天妻子不在,我要照顧孩子,而當時我還沒有一個人同時帶兩個孩子出來玩的經驗,不過當知道沒其他人會出席時,我還是硬著頭皮,帶著孩子出來。

結果發現,還好,除了Diane比較害羞之外,拍完照後,我陪著他們玩時,他們還是可以玩得很高興,之後,我有信心了。

照片是跟我的專題生以及比較熟的學生拍的。我想他們一生大概都會記得,這一年的畢業照很不同。有一個不太像老師的奶爸加上兩個小小女生。

DSC01122

榕樹之死

我聽朋友說,榕樹約莫就活個百年,我不太相信,或者說不太願意相信,至少,校園裡很多顆榕樹活了都近百年了,看起來健康得很,我可不希望過幾年他們全死光光。

DSC01451

可是既是生物,哪有不死的,隔壁兩系的榕樹在兩年間先後各死去一株,雖說是別人的樹,我可是一樣的喜愛。老樹死去,新的樹移植過來,要再過幾十年,他們才可以長得夠大,如當初死去的老樹一樣。

生命不就如此,我看著孩子一樣的高興的在樹旁跑來跑去,心想,幸好有這些樹,也想,她們也要過很久才長得跟我一樣大,那時,我該是死去一段時間了吧!

最後的身影

約八年前,系館的後院整理了起來,當時的總務助理沈靖建議重一些樹,於是不同的樹就這樣在後院長了起來。其中有小葉欖仁,桂花,芒果樹,…等,我最喜歡芒果樹,因為每年芒果剛冒出來時,我會剪一些起來回家,請妻子做成芒果青。

P1000365

DSC01285

因為一出我的辦公室,就可以看到他們,我有時會到這裡晃一圈,鬆一下久作疲累的筋骨。不過,今年,新系館要開始蓋了,所以這些樹,因為不是什麼珍貴樹種,大概就會被”移除”了,我只在會議提過一次是不是要救他們一下,不過主事者面有難色,我也就不要強人所難了。

P1000366 P1000367 P1000368

這是他們最後的身影了,希望在周圍昇活過的人,會因此而記住他們,他們總算沒白白在這地上活一遭,而即使沒別人會在乎,至少我還記得他們,至少他們真正死去的時間會是我死去的時間。

P1000369

DSC01286

長得很慢的樹

在校園裡最老的建築兩旁種著排排的樹,我剛來時會碰到樹上長出果實的時候,那是圓型橘色生滿細毛的果實,掉下來砸到頭會痛,掉在車上汁液流出來很難洗的那種,後來知道那叫做毛柿。這樹長得很慢,七、八十年來長不到兩樓高,枝幹異常堅固,葉子倒是長得算茂密,一年到頭也不見掉太多樹葉,對掃地的人來說還算和善。後來,懂樹木的朋友來找我,才跟我說那是一種很珍貴的樹種,尤其是樹心的部分,事實上,我的器材的某部分外觀就是這種木頭。

P1000362

,我喜歡這樹跟喜歡所有的樹一樣,因為他們每天都會迎接我到來,也會送我下班。

P1000364

怎麼呈現她的美

走在校園裡,這個其實每天都會經過的地方,即使是在最平常的日子,只要抬起頭,都會覺得這些樹美得一蹋糊塗,這樣的美不需要到國外或山上才可以看到。

P1000363

於是我想,該買台好一點的相機拍下來,可惜的是,我的照像技巧太差,再好的相機也救不了我,所以只能請大家想像一下。

工學院大道上雖然兩邊的樹還沒大到可以合拱成綠色隧道,不過已經很接近了,不同的樹種林立,陽光灑下來,呈現出不同層次的綠色,這是讓我覺得能活著真好的事情之一。聽妻子講,其實30年前的校園更美,現在的校園讓許多庸俗的建築弄得差很多,但是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自己夠幸福的了。

DSC00973

DSC00974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要多少貝小協版本才夠?

我以前寫過一篇跟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有關的,

好多貝小協

後來呢? 難道就不再增加了嗎?當然不,其間又陸陸續續買了幾個版本,我想想這貝小協的故事要終止還真有點難,以下是最近買的。一張謝霖,一張許老的,當然我還是必須自己承認其實買的不只這兩張,有機會再介紹其他的。

BeethovenVCSchneiderhanFurtwangler 

BeethovenVCSzeryngThibaud

先貼這兩張當然有原因,第一張是在許多貝小協的文章裡提過的,不過那張是Heliodor版,而這張是標準的DG版,我過去的經驗是,Mono唱片比較不會受到版本差別而出現聲音相差很遠的問題,不過在這裡卻不一樣,一開始我還懷疑這是否是同一次錄音。Heliodor版一聽起來就像是Mono錄音,但是提琴的聲音顯然有”加強過”,聽起來很過癮,DG版比較平衡或者說比較Hi-Fi,若說Mono唱片會比較Hi-Fi,相信很多人或覺得這說法怪怪的,不過這裡是比較來說,要是問我喜歡哪一個,我會說是Heliodor的,因為聽起來很involved,但是理性來說,DG的比較好,我想要是音響系統好一點的話,也許會喜歡DG版也說不定。老實說,這是我目前最常聽的”兩個版本”。

接下來是謝霖的版本,CBS出的,但是是荷蘭版,我有謝霖的其他次的錄音,但是這個版本的美國版我以前只有在朋友那邊聽過。印象中,我喜歡手上這荷蘭版遠多過美版,同樣的,在這裡的小提琴細緻許多,但是也強調一點,是一個值得收的謝霖演奏,我之所以比較喜歡此次錄音不在於聲音或主奏如何好,而是伴奏,這是個熱烈的伴奏,讓主奏也更為involved,比起他的Haitink版與Isserstedt版來說都是。

對我來說,聽音樂,be involved很重要。當然,這可能跟我的音響系統不標準有關,所以我的意見也算是有偏見的。

我常常想起高雄尚音老板娘說過的化,她說沒聽過差的版本,怎麼知道好的版本好在哪裡。現在的我其實不覺得有什麼太差的版本,若是硬要分,只有比較喜歡的版本或者較為不常聽的版本兩大類。講到這裡,我不禁又回憶起我的朋友Max說過的,他說他預計一個曲子最多買個三個版本就好。我當時就笑他說不可能,單單貝小協一個曲子,該買的版本就不只十版了,何況他喜歡的曲子那麼多!我是不知道他現在版本最多的曲子有幾個版本,但是一年後,我相信這數字絕不會停在”3”上面。

假如要說得誇張一點,我今天還聽過有人單單大歐那版的B/S版就買了一排了,一排是幾張不要問我,問原因,說是因為雜音狀況不同,而且前一手的使用狀況不同也讓聲音略有不同,所以要多買幾版,甚至同一版要多買幾張。聽到這哩,我只能說昏倒,比我過分十倍有餘。因為我有些唱片會多買一張,只是怕唱壞,或者說因為太好聽了,要找機會送給好朋友。像這樣B/S的同一張唱片買一排,我是很想啦!但是不敢做。

所以當Max在聽到Brendel彈莫鋼協時,他說,能活著真好,這就像是在感謝與讚美上帝。我每次聽到好音樂時,心中也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能活著聽到這麼多好唱片真好。

接著,我好奇的是,Max會買幾版莫鋼協。當然還有其他曲子如柴小協,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以及數不完的其他。

對了,等Max來找我時,我要送他一張奈特的貝多芬,同時讓他聽一下很多人不會太想買的巴倫波因,這都是毒藥呀,好的演奏會引人不禁換想,這些曲子到底存在有多少可能性?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Simulated Stereo

有一個年代,當Stereo成為風潮時,一些Mono的錄音為了要在Stereo設備播放時聽來有立體聲的感覺,所以弄了這技術,可惜的是這技術當時還不夠成熟,換成今天的數位處裡會好很多。

於是出了一堆這樣子的唱片,這天,我不湊巧買到了一張。拿到時歎了一口氣。

StarkerCelloSpanish

那鋼琴聲真是只能用抱歉來形容。我不甘心,想說,他不就應該是Mono嗎? 我拿出Mono唱頭,把聲音轉大,哇!Starker從喇叭裡跑出來了。

到今天,我聽到有人用垃圾來形容一張唱片時還是很難過。假如那是一張受損嚴重的片子,那也罷了,要是片況還好,難道要以版位,廠牌,壓片國家,…,等等來評斷一張唱片是垃圾嗎?即使是像一張這樣子用一個很奇怪的技術處理過的唱片,要是用心讓他回到他該有的樣子,應該沒有一張唱片會是垃圾。

這張唱片讓我件事到Starker年輕時的威猛,那撥弦聲簡直就像是我自己把琴靠在自己身上用力撥時一樣逼真。

這張唱片會形成一種方式來提醒我自己一些人生的道理。

 

你怎能抗拒這樣子的笑容

偶而跟古碟的Max Lin買唱片變成我現在少數唱片會增加的理由,買這張唱片時只看到是Basson這我一向喜愛的樂器,加上是公雞牌的片子,沒想太多就買了。

哎! 你怎能抗拒這樣子的笑容呢?

KimBasson

管他是什麼音樂?買了再說。

對了,Kim在這裡的技巧,是我聽過最棒的。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陷害人家來聽音樂

1988年,我到紐約市。1989年春,我還沒認識太多同樣來自台灣的學生,那年過年,我收到一份邀請,台灣來的同學裡有人要請吃年夜飯。這次年夜飯,我認識了我在求學過程裡最重要的朋友,沒有他們,我無法度過接下來的兩年,也就無法完成學業。吃完這次年夜飯,他們家變成是我經常去的地方。

他們家有溫暖,只有在那哩,我才可以找到繼續過下去的能量。他們家有四個人,老大,明宏,友文與珮妹。要是輪到男生們煮飯,通常沒多久,也沒發生什麼聲音就搞定了。老大與友文煮的飯菜勉強可以下肚,要是珮妹煮菜,一定是大陣仗大排場,菜是可口,而且不准人家嫌。明宏煮菜很清淡,但是擺盤很講究,他有一次煮了一道百花豆腐,那是將豆腐削成薄片,上面鋪了蝦仁,青豆,紅蘿蔔,…,再下鍋去蒸,一拿上桌可不是蓋的,連珮妹都呆呆地望著捨不得吃。

吃完飯,他們各自回房念書,客廳就留給我,晚上還沒到時,我通常去買個甜點給大家加菜,因為總不好意思老是吃白食。遇到Breyers打折時,我通常會買個兩盒,2.99USD一盒,在當時是難得的享受,要不然就買個SugerFarm的餅乾,總之哪種打折就買哪一種。

四人當中老大聽古典音樂,珮妹什麼都聽,就是不聽古典的,明宏與友文幾乎什麼都不聽,除了校園民歌與一些配樂。珮妹有一台隨身聽,所以總是帶耳機聽音樂,怕吵到其他人念書,老大有一台手提CD收音擴大機,不過是放在他的房間裡。

因為我什麼都聽,但是多半還是聽古典音樂,所以過去當食客時,總是會帶幾片CD過去,因為他們家評常有一點安靜得過分,除了珮妹在負責煮飯之外,那是在Columbia House郵購或Tower Record買的,那時在美國買CD比台灣便宜多了,不像現在。我買的多半是中價板以下的CD,平均是8USD一張。

遇到我過去時,老大總是會在我到了的時候把音響搬到餐廳來,因為他知道我喜歡熱鬧,吃飯時,大家就把音樂開得大大聲,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吃完飯,我通常負責洗碗收桌子。要是剛考完試,輕鬆一點,大家還會多聊聊天,要不然,就拿書或作業出來討論,那時音樂還是繼續放著,只是小聲一點而已,不管如何,他們知道我是一個沒音樂讀不下書的人,所以都很容忍我。

到了晚上,我該回家時,常常就把聽過多次的CD放在他們家的客廳的電視上面,我知道老大會拿去聽,珮妹通常聽我有用一點故事來談過的曲子的CD。一陣子過後,我發現老大似乎多半是把音響就放在客廳了,然後我聽說他們在weekdays晚上吃飯時,都會放音樂來聽,那時就多半放我留在那邊的CD。

有一次周末吃飯時,明宏問我還有誰拉的Tchaikovsky的Violin Concerto值得聽,我那時放在那邊是大歐拉的,我的腦子第一個反應就是海老爹,所以也就這麼回答他。隔一個禮拜,我在去吃飯的時候,明宏拿出海老爹拉的柴小協,一個平常省到不能再省的留學生竟然買了一張13.99USD的高價版。那一天,我們比了一下大歐與海老爹的版本後,明宏說,大歐爛,海老爹好。我當時是大歐的擁護者,當然反唇相稽,說海老爹像在鋸木頭,尖得要命,明宏說,大歐顯然技巧不足,音準不夠,所以只好用煽情的技法來掩飾自己的不足。結果你一句我一言,那頓飯吃得蠻久的,老大一邊在笑著看我們兩人鬥嘴,其他兩人則是各有擁護,所以是2:2:1的狀況。

有趣的是明宏那時還沒有CD Player,當時的電腦也不能播CD,不過他老兄還是每周去進一些貨,也參加了郵購,不久,連海老爹拉的所有協奏曲都買齊了,還是沒買CD Player,當時一台CD Player不過一百多美元,她買的CD的價值都遠超過這個了。他買來的CD也就擺在客廳給大家聽,而老大實在慷慨,他的CD Player就擺在外面不再搬回他自己房間了。

有趣的是,友文在我們抬槓之後的一周也開始買CD,他是從鋼琴開始,我那時在瘋李希特(Richter),不過他是以曲子為優先考慮,從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開始,友文不以大師為基準,而是用郵購可以買到的為主,因為郵購通常可以用平價版的價錢買到高價版,他的第一套就是Perahia與Haitink合作的貝鋼協,接著奏鳴曲零零星星地買,一陣子過後,他買了Bach的Goldberg,固爾得的數位錄音版本,從此迷上Bach。跟明宏一樣,他也撐了很久沒買CD Player,不過在1990年他離開紐約之前他終於忍不住了,買了一台我忘了牌子的手提音響。而明宏是搬到加州後才買的,我去加州找他時,他用他的手提音響放了CD給我聽,我當時已經用獎學金買了Celestion的DL8喇叭以及Threshold CAS2擴大機加上當時的Stereophile Best Buy JVC Player,當然覺得他的聲音不怎麼樣,兩人當然又抬槓了起來,連他開車帶我去大峽谷來回路上都在抬,要是當時我知道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他見面,我想我應該會讓著他一點吧!

而老大自己本來CD就不少,只是比較不像我一樣講究版本,不過一陣子過後,他也多買了不少CD,而珮妹則是隨便買買,不過她本來就有隨身聽了,買得也沒那麼勤,因為客廳已經堆了一堆一時也聽不完的CD了,那時大家買CD的速度還真驚人,那麼錢從哪裡來呢? 當然是從伙食費以及其他費用裡省了,一個月的飯前一個人平均就60塊,不過這一切到我領到獎學金以及老大到Bell去打工後好了一點。

所以當有人問我,我買這麼多LP可以聽得完嗎? 每一張都聽過嗎? 我都會想起那時一群瘋狂愛樂留學生,每個周末,在一起念書之餘的這段往事。

後來,我歸納出了一點,那就是要害人,就先把東西借他或甚至給他,就如同我把CD放在老大他們家一樣,一陣子後,一個個都上鉤了。

從1989年到2009年,這個準則經過了20年依然沒變。2009年,小傑經過花蓮時,帶了一疊黑膠當做伴手給Waves與Max。 Waves還好,因為她本來就有在聽黑膠了,所以多了一疊唱片不算什麼。對Max這個沒有黑膠,也沒想過要完這麼看似麻煩的東東的人來說,這疊唱片有點ㄉ一ㄥ ㄉ ㄟ,可是小傑送的東西平常是不可以隨便轉送的,所以這些唱片就躺在一個角落,我猜Max每天經過他們時可能感覺會很複雜,對不起之有之,嫌佔空間有之,好奇有之,…,有一天,大概好朋友郭醫師看不下去了,搬了個Thorens的入門盤臂借他,這下子不得了。有道是,

一時間,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就這麼著,一種會破音,有雜音,會怕髒,….,等等的東西,竟然讓他不想再聽他的馬克李文森CD Player下去。馬克李文森有的優點,黑膠通通沒有,而卻也想不出黑膠有什麼優點是馬克李文森所沒有的。奇怪!然後,又有朋友抬了台音樂廳盤臂來借他聽,哇!更不得了,這下子連開馬克李文森的電源都省了。

P1000250



Max終於受不了了,打電話給小傑,問他該買哪一個等級的唱盤與唱臂,是不是要十幾二十萬才夠,因為他覺得音樂廳的似乎還不夠好,不過Max真有趣,跟明宏他們有點像,還沒買自己的盤時卻已經先買了賓士牌的唱頭了。

小傑說,你問一下阿聞吧!先不要買別的,反正阿聞一定有一些實驗品,閒置物,什麼的。說得好,別的沒有,為了做我的唱盤,我一堆實驗品怎麼想都不知給誰,剛好倒給Max,反正Max又不會跟我收倉庫費,我知道Max是好人一個。可是翻來翻去,我那個實驗盤的軸心卻找不到,可是都答應人家了,所以只好把我改過的VPI TNT2拿過去,可是問題來了,葛拉瀚1.5T裝在上面,這下子只好小聲問一下Max,我算便宜一點賣他一堆破銅爛鐵他要不要?果然Max好人說OK,我心中暗喜,他中計了,我心想這下子他唱片買不完了。

一日,我帶著一家大小到花蓮去,想說給他順便帶一疊唱片去,結果去他家一看,哇哩!我猜錯了,我的唱盤還沒到,他唱片已經買不完了,除了小傑給他那疊之外,旁邊已經多了一疊了,而且看來我帶去的唱片有點失禮,因為Max買的唱片看起來比我帶去的要好多了。看來小傑有學到我20年前那招,嘻嘻!

P1000253

晚上10點,蟹哥跟我將唱盤搬過去,花了一點時間set up,然後波里尼的那張Mozart協奏曲的破聲消失了,然後我們一張唱片一張唱片放下去,遇到鋼琴,越放越大聲,越聽越爽,結果接近11點半時,管理員打電話上來問Max是不是在練琴,Max說,他以前也是開很大聲,也沒遇到人家打電話上來,我說,大概是窗戶開著吧!我們應該算是有"節制"的了。

P1000246

葛拉瀚的小提琴真是沒話講,靈動又美豔,配上賓士唱頭與朱師傅的唱放,很好聽,不過遇到鋼琴時,低音的部分就遜長臂如407,3012,與Colin 16吋等一籌。老舊的盤,在照相機拍攝下,還是不會太寒酸。簡單的調整,配上BenzMicro Glider唱頭,聲音還可以聽,但是要達到更好的境界,還需要主人多練習調整。Dyanudio 喇叭,Accuphase後級,MBL前級加上朱師傅的唱放,波里尼的Mozart與米開蘭基里的德布希都很晶瑩剔透,剩下的是重量感,我戲說,要彭老大的壓路機效果,還是需要多一隻唱臂與一隻唱頭。

P1000249

這VPI本來經過我的改裝,是可以外加飛輪的,當年我知道外加飛輪的好處時,本來要去跟原廠買一個,不過當年原廠報價700USD一顆,我只好後來請已過世的王群育大哥幫我車了一個。這次走得匆忙,忘了帶,後來蟹哥四月初來台南時才帶過去,現在的聲音應該更安靜穩定了。

蟹哥跟我在約12點時離開。隔天,遇見Max時,他說,他一直聽到一點多才很捨不得的關機去睡覺,可是一邊躺在床上,一邊還在想念剛剛的聲音,於是四點多就起床了,可是一看時間還太早,怕吵到人,一直到五點多,終於忍不住了,就開機小小聲聽,Max說,他覺得很幸福。在過一天,他說他晚上就開始上網買他想要的唱片了,再過一天,Max說,他上網把馬克李文森賣了。

我在想,朋友感到幸福是我覺得最幸福的事了。

另外的Waves用的是我設計的盤,配上Colin的簡單唱臂,AT33PTG,不過唱頭前一陣子被學生毀了,新買了一顆,又聽損友說mono唱片要用mono唱頭,可是又不願意一天到晚要換唱頭與調整,所以決定加裝一隻唱臂,所以我只好又貢獻出我買了要備用的Jelco唱臂,另外用Colin的唱臂座,裝了起來,不過因為還沒有買mono唱頭,所以我只好在上面裝一顆Grado的便宜的MM頭,沒想到裝起來之後,聲音好得很,連小傑送她貴森森的Lyrita的阿諾的蘇格蘭舞曲都撥得有模有樣的。MM頭的容忍度高,放起mono片一樣很優。朋友也換了朱師傅的唱放,不過哼聲一直是個困擾,我這次去把哼聲給解決了。現在聲音非常棒,尤其是鋼琴聲在那對阿卡珮拉喇叭上,真是迷人,大編制也有模有樣,只不過房間不大,又是公寓,不敢放太大聲就是。

P1000257

遇到Max與Waves對我來說,就如同20年前遇到老大,明宏,珮妹,友文他們一樣,對我的意義是重大的。而我的生命,假如沒有老大,明宏,珮妹,友文,Max,Waves這些人給我陷害,那麼日子該有多難過呀!也希望我以後還可以繼續陷害一些人進來聽音樂。不管是CD還是LP。

.

.

.

.

想當然耳,Max與Waves請我吃大餐,一家叫凡人居,他家的野菜煎餃很棒喔!

P1000237 P1000239

餐後我們還跟老板娘聊天,老板娘泡一些不錯的茶給我們喝,那密香紅茶非常香,店也布置得很簡單雅致。

P1000242 

P1000244

再過一天,我們到鯉魚潭陪孩子踩船,然後在潭邊的豫園吃飯,雖然因為多半是婚的我不能吃,不看大家吃得那麼開心,以及看菜色就知道很好吃了。我的拍照技術不佳,所以朱位還是自己去吃過才知道好,據說下面的蝦球外脆內軟超好吃。

P1000318

P1000316

下面是特地幫我準備的彩虹水餃。

P1000305

下面是Waves的學生做的黑森林蛋糕,與眾不同,也超好吃。

P1000322 

一趟花蓮行,陷害了兩個人,還給請吃這麼棒的飯,你說天下還有比這更划算的事嗎?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What am I ?

悲慘世界裡,尚問,”Who am I? 94601!”現實世界哩,我也常問,不過不是問我是誰,而是問,

“What am I?”

這個問題我想在一部非常有名的科幻電影"Blade Runner"裡的”Replicant”一定也常問。Harrison Ford與Sean Young合演的電影,沒有現在光怪陸離的動化3D場景,所謂的科幻是充滿用情節與對化帶來的想像,不是用視覺效果的淺層營造,這部電影影響科幻電影後續的發展之深如同史丹利庫貝力克的”2001”,日本科幻電影自此開始擺脫像是酷斯拉與鹹蛋超人類的鬧劇,日本的科幻電影開始有了深一層思考的路線,當然加上一貫日本人喜歡的懸疑,變態,詭譎,… ,等等。可惜的是,最近這幾年的科幻電影似乎又回去了酷斯拉的老路,加上最近的3D視覺營造出來的阿凡達,我只能說這些也許源於多數人類合適的是淺層思考,以及對生命的疑問的探討的反動。

放下這些事不管,”Blade Runner”裡的Replicants是被一家公司製造出來的人造人,專門從事一般人類所無法從事的工作,如建築,探勘,打仗,…,等等,人類到此其實宛如廢物,所能說的不過是人類掌握人造人的生殺大權。Replicant,我還是喜歡用原名,擁有比人類在他們個別專長的領域比人類更強的能力,人類為了控制他們,在製造時給予他們記憶,Replicant有童年的記憶與照片,當然是假造的,所以一剛開始他們會以為自己就是人類,不過為了進一步避免麻煩,在製造時,只給與每一個Replicant四年的生命。慢慢地,許多Replicants發現了同夥人幾乎都是在四年左右就會相繼發病死亡,於是探索自己生命的本源的行動開始了,Replicants終於知道答案是在地球上,於是他們偷渡到地球,人類對偷渡到地球的Replicants採用殺無赦的做法,Blade Runner就是專門獵殺Replicants的,他們並不把除掉Replicants這件事用”Kill”來形容,而是用”Retired”,”A Replicant is Retired。That’s all!”就像是一台機器的退休的時候到了。當然,身為Replicants,在基因上就是只有四年生命,這是不可逆的,即使這個Replicant再怎麼優秀,而,他們生命的起源不過就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創造他們的上帝不過就是公司的創辦人,這創辦人即使再聰明,論下棋與謀略還是不如他所創造出來的Replicants。

雖然Replicants see things you people won’t believe。但是生命的疑問永遠存在,

"What am I?"

禪宗裡常用"我是誰?"當做話頭,讓修行者去參,希望能有想通的一天,也許"我是什麼?"也依樣可以用來當話頭吧!

三年多前,我的身體開始了另外一場質變,從眼睛開始酸澀流淚,進而老花,我的肩頸背開始疼痛,從此時開始疼痛沒有一天離開我,即使我再怎麼努力騎車與運動,然後,我變得容易閃到腰,早上起床對我來說是一天中最痛苦的時候,因為那時老是覺得我的下半身要斷掉了似的,原因很多,脊椎彎了什麼的,然後我知道我的核心肌力群強度不足,所以我開始了一段復健的路,每天努力仰臥起坐與抬腿拉筋,正當我覺得一切OK時,我的臀部竟然也會扭到,看來應該是這部分沒運動鍛鍊到,我平常努力甩手運動,不過我的肘關節一樣在今年開始痛了,接著在上周的家庭大掃除,我大概趴在地上抹地板過久,到了下午,左上臂開始疼痛,兩天後,整隻手已經舉不起來了。

我必須說,我是一個"努力"在運動的人,但是我從來不是一個真的喜歡運動的人,每次做一個運動,我總是被迫的,這樣的被迫同時包含我的讀書,寫做,研究,練琴,教學,…,以及生活中的種種,我認為不用強迫自己的方式做是根本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這一點我是跟我的好友吳鳴兄有異曲同工之處。而為了維持這個色身健康到女兒們長大,一直到他們不再需要老爸工作賺錢,我要努力運動。

當所有的努力換來手舉不起來,我想我老了,而且是從三年多前開始,整個Decay-till-Death的程序已經在我的身體內啟動,那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反轉的Process。這時,我會問,”What am I?”就像是那些Replicants一樣,同時我也在想,我會不會也是一個Replicants,我的記憶會不會也是假造的,也許我的真正生命不過就是從四年前才開始而已,那麼,我該去追一下我的生命的本源嗎?

虛弱衰老的身軀讓我提不起這個勁來,我並沒有那些Replicants的力量,某一方面跟他們比我算是廢人,這一點讓我覺得自己應該還是個人類,而不是劇中所寫的Replicants,這件事讓人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記得我說過,老天總喜歡看著人受苦,你越不喜歡什麼,他就越喜歡塞那東西給你。沒有人喜歡衰老,疼痛,所以沒有例外的,老天的最後一招就是這個,我在想,也許是老天已經對我沒別的辦法了,所以該是他對我祭出這最後一招的時候了,我想,

“If I pass this time, I am through!”

讓我繼續用強迫的方式運動,不再去管喜不喜歡運動,而反正死亡程序已經啟動了,那也沒辦法了,且不去管它,還是談一點音樂與電影比較實在吧!

Blade Runner配樂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Vangelis,這位電子音樂的一代大師。他自己出的唱片如南極物語,火戰車,…,等都膾炙人口,用純電子合成器創造出來的音樂可以登上TAS的榜單的不多,他是最早的之一,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專集”Direct”。與Yes的主唱Jon Anderson合作的數張唱片也都很棒,我最喜歡的是”Friend of Mr. Cairo”。說再多也沒用,去聽吧!其中有些還真是深刻呢!

VangelisCairoVangelisChariot

說回到Blade Runner,我的好友加同學路平特別喜歡Harrison Ford這個角色,因為一個Replicant女生深深愛上了他,好萊鄔電影裡所有男生要讓女生愛上她的招數就那招,而身為一個Replicant,她也把做為一個情人最重要的角色扮演得比任何女人類要好上一百倍,劇中的蕾秋該是所有男人類夢想中的情人,可惜,法律規定,在地球上的Replicants是要被追殺致死的,蕾秋也不例外,But,

"It’s too bad she won’t live. But then again, who does?"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導演特別版,可別誤會這是一般所謂的導演加長版,事實上加了沒幾秒鐘,但是這幾秒中卻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

"人類還真是一團雜碎!"

哎!我在寫什麼,混亂不堪!請原諒我這兩天是因為手舉不起來的緣故,下次要是再有什麼舉不起來時,我大概還會再來問一次:

"What am I!"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老店: 江水號

到台南的人通常都要吃小吃,有些小吃現在是搬到大馬路邊了,不過還是很多很棒的店還是窩在最早的地方,通常是菜市場裡。菜市場會老舊,會凋零,就如同國華街邊的市場一樣,破破舊舊的市場,看似凋落的老店,還記得他們的人有多少呢?

過去位於國華街市場內的老店很多,不過搬出去的更多,雖著海安路旁越來越多店,不過這些多半是年輕人喜歡去的店,而會知道去市場內的店的不多,也難怪他們要搬走了。

能留下來,除了生意還可以過得去外,我自己會用濫情的方式來假設,那就是捨不得離開老地方,但是要存活下來,還必須夠好吃才行。

江水號是一家賣冰水的老店,七八十年的店,出名的是一樣東西而已: 八寶冰。

平凡無奇的八寶冰,不大碗,料不多,剛吃下去時,一點也不覺得有多了不起的好吃,不過等半碗吃過去後,心中會浮起一個疑問,這麼簡單的東西,怎會覺得想再吃一碗,吃下一碗時會想,怎麼這麼熟悉與溫暖的感覺,不過我的年紀連吃兩碗冰覺得太冷了,可是又想再吃一碗,所以只好再叫一碗熱的。

DSC02123

我選擇吃芋頭湯加湯圓。這時我才知道我剛剛嘴巴裡一直有一種舒服的感覺是什麼,那就是那平凡無奇的湯圓,而那湯圓事實上是剛剛老老板在店的另一端剛做出來的。看著他用熟練的手法搓著湯圓,心中有一絲絲莫名的感動。我想我會三不五時去吃一下。

DSC02126

另外,市場再進去一點有一家賣意麵的,麵好吃,魯蛋與魯丸看起來都非常棒,餛飩也是看起來一樣棒,而且是現包的,據Lora吃過後說,非常好吃,Diane與Joanne也吃了不少。可惜他沒有素的。

DSC02125

你可以選擇先吃麵再吃冰,或者反過來,當然可以先吃一碗芋頭湯,再吃麵,再回來吃一碗八寶冰,或試試一下其他組合。

這樣的地方在台南應該多得很,這是這個都市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