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爸爸的鬍子

有一次, 我因為假日,  幾天沒刮鬍子, 那一天跟Diane玩耍, 被他發現我刺刺的鬍子, 之後, 她就有事沒事愛摸著我的下巴, 彷彿很喜歡那刺刺的感覺, 當然, 就如多數的父親與孩子間會玩著我用下巴的鬍子去摩擦孩子的臉或手的遊戲一樣, Diane在每次我用鬍子去親她時, 她總是格格地笑個不停. 而且樂此不疲.

 DSC01086



過一陣子後, 有事沒事她就會來檢查一下我的下巴是否鬍子忘了刮, 要是摸得出鬍子的話, 她就會格格地笑著摸著玩. 然後, 每次我放她到床上睡覺時, 她會習慣性地靠過來, 在迷迷糊糊快睡著時摸著我的下巴, 儘管我那時可能剛洗完澡, 刮過鬍子.

昨天, 媽咪帶著表姊與Joanne出去吃大餐, 留下我跟Diane在家, Diane一反平常地吃了一晚多的麵, 一些些青花菜, 一個果凍, 四片餅乾, 一堆乖乖, 外加半個橘子以及一個布丁, 這是不容易的. 顯然她心情很好. 我一邊整理廚房, 一邊放Pingu給她看, 並且約法三章, 只能看五段就要去洗澡了. 她也真的看完後就自椅子上下來, 說要洗澡了.

我一邊放水, 一邊跟她閒聊. Diane說:

我長大以後要變很大, 啊! 爸爸要變很小.

喔!

我以後要長鬍子耶!

你怎麼會長鬍子?

我變成Boy就會了呀! 我現在還是Girl, 以後就會變成Boy了.

(我心裡覺得有點不太妙, 難不成這小妮子以後要去變性) 那妳妳為為什麼要要變成BBBoy?

因為我要變成爸爸呀! 啊! 爸爸要變成Diane, 媽咪要變成小妹妹, 小妹妹會變成媽咪呀! 啊! 我以後要跟小妹妹結婚.

你為什麼要變成爸爸呢? 為什麼要跟小妹妹結婚?

啊! 因為這樣我就可以照顧爸爸了呀! 以後我可以餵爸爸吃飯, 替爸爸洗澎澎呀! 對!

(一時之間, 我的老淚差點滾了下來) 好! 以後爸爸變成Diane老頭子的時候, Diane餵爸爸吃飯, 替爸爸洗澎澎.

這時, Diane坐在浴盆裡, 摸摸我的鬍子, 格格地笑著.

我藉口要出去拿毛巾, 順便擦一下自己的眼睛.

怪房子

陪孩子或是騎車亂走, 總是會看到這城市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台南近幾年來有一絲絲變化, 公園變多了, 也變美了, 尤其是安平的一些荒地現在開始整理, 多了一點並不妨礙景觀的簡單設施, 看得出來做事的人有在用心.

不過我發現台南人自己有時會有自己的"創意", 自己買地, 自己蓋房子, 跟環境硬是搭不起來, 不過很有"特色", 要是開放參觀, 我是有點想進去看看, 順便知道一下會蓋出這樣房子的主人是怎樣的人.

看照片吧! 先從不太怪的開始. 下面的是在安平.

DSC01191



這也是在安平, 面向漁獲市場.

DSC01190

接著是在虎尾寮裕忠路. 我起先以為他是要蓋汽車旅館, 後來覺得是要蓋一間清真寺, 完工時我以為是博物館, 最後竟然是住家 圍牆高度要會武當派梯雲縱才進得去, 門口24Hr警衛.

DSC01139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潮來蟹往

2009新春, waves一家人, 文輝, 以及朱銘隆兄一家, 一共八人來台南玩. 早上約10點到了家裡. waves祝要是來聽一下我以及看一下我的唱盤原型, 其他人就跟著一起來玩.

經過一番討論, 我們決定買圓環頂的菜粽與肉粽來解決中餐. 一行人就先到我的辦公室那邊玩. 我負責帶著孩子們, 媽咪去買粽子. 到了系館, 蟹哥照例發揮與孩子親善的本事, Diane與Joanne跟蟹哥玩著捉迷藏, 系館一時充滿孩子的笑聲, 其中當然以變身成瘋婆子的Diane最大聲也最瘋.

DSC01181



朱兄的小兒子很可愛, 他喜歡爬上爬下, 所以假山與樹她都要試一下, 很活潑, 並且號稱要吃兩個粽子. 小蟹如一貫地沉靜, 為帶笑容地看著孩子們嬉戲, 殊不知在我們的心中他也還是個孩子, 只是倒像是看著waves與蟹哥忙進忙出, 不知道還以為父母才是她的孩子呢!

過年, 圓環頂的生意似乎特別好, 媽咪排了30幾分鐘才排到, 等到要去買福記肉圓時發現人更多, 所以還是算了. 我跟文輝出系館幫忙拿十幾個人要吃粽子與湯, 一邊跟文輝談寫作, 老實說我很羨慕他的日子, 我現在除了這blog, 其他多是"必須"寫的, 也羨慕他的想像力與文筆. 文輝當然也聊起我的音響, 我說我的音響不怎麼樣 , 改來改去沒有定時, 他說這樣好, 每次有一點新改變 , 舊唱片在拿出來聽時就像新的一樣, 喔! 要這樣想也不壞.

今天的粽子很奇怪, 菜粽超 好吃, 可是肉粽的中間米心卻不軟爛, 我一喂孩子吃時就發現了, 難怪Joanne吃幾下就不吃了, 真是對朋友給他有一點抱歉, 不過對朱夫人等吃菜粽的就很不錯了, 加上醬汁與花生粉, 再配上湯, 很棒. 飯後加上的雪花冰與黑糖鮮奶粉圓也不錯. 希望客人們不要誤會這肉粽, 我想是生意太好所致吧!

waves與文輝算是留在辦公室聽音樂最久的兩位, waves很喜歡Brendel 彈的英雄主題變奏曲, 我當然照例也放一下Gilels的, 文輝也稱讚我的鋼琴有彭老大八成功力, 我說要是Colin把低音用的amp搬來, 那有九成五了, 嘿嘿嘿!

waves的耳朵很靈, 一丁點兒差別都聽得出, 要滿足她的需求不容易. 不過讓他們最動容的還是當我放mono唱片時, Oistrakh與Yampolsky的Brahms Sonata一下子把waves的心拉住了. 嚷著以後要買一顆mono頭來放mono片, 不過我跟她說, 那得要先有mono片才行呀! 嘿嘿嘿! 所幸mono片不算貴.

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該記一下. 當一夥人在中庭吃飯時, Joanne照力發揮她愛玩水的本事, 當他喝夠水後, 就開始把水往身上倒, 我一箭步拿到水瓶, 倒光水, 再還給Joanne, Joanne一發現水沒了, 開始大哭, 不過他這次比較賞光, 不到30秒就停了, 因為她發現可以去看魚了.

此時waves責備我為什麼沒經過Joanne的同意就把水倒掉, 這樣不行. 老實說我愣了一下, 當然這樣做是為了Joanne好, 因為我並沒帶換洗的衣服出來, 衣服濕了會生病的, 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也許因為這樣, 才也會教出小蟹這樣沉穩與主見的小孩. 這件事我得回去跟媽咪好好談一下.

下午約三點, 我們一家人送朋友離開, Diane與Joanne是依依不捨的, Diane還問, 朋友們什麼時候還會再來玩, 我說, 我們去花蓮找他們吧! 哈哈! 就這麼辦.

DSC01179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魚羊鮮豆

魚羊是學校附近, 東豐路上的一家老咖啡店, 我喜歡這間店的氣息, 沒有過度的裝潢, 就是一堆咖啡豆以及咖啡用具塞滿店面, 但是這樣就很有味道了, 一些台南的咖啡店是起源於此的, 也就是那些店長常常是來這裡打工過的.

DSC01077



DSC01078

魚羊的單品咖啡不算好, 不過他的歐雷與拿鐵很不錯, 早餐150元是一杯咖啡家一份厚後疊滿新鮮生菜與其他配料如牛肉或鮭魚的三明治或貝果, 很好吃. 這樣的早餐對我來說是貴了一點, 不過偶而我還是會奢侈一下. 在誠品書局的背後還有一家分店, 我都算常去, 因為我算常去誠品, 陪女兒去逛逛嘛!

 

這一天我的導談就在魚羊, 大家喝喝咖啡, 閒聊, 很愉快的, 就怕這些大男生們吃不夠而已, 我最近跟學生吃飯越來越簡單, 不太吃大餐了, 這樣的店剛好符合我的需求

綠素界

這一陣子, Diane不知道為什麼迷上這間素食餐廳, 這個一向偏食, 挑食, 不太食的女生, 喜歡上綠素界的番茄蛋燴飯, 素魚丸以及關東煮的湯, 每次都可以吃一大碗, 加一到兩個丸子, 最後試喝一對的湯. 最高記錄是Lora一個星期吃三次番茄蛋燴飯, Orz.

DSC01147



DSC01148

綠素界是台南有名的素食餐廳, 一樣在林森路Daily Deli的隔壁幾步路, 口味眾多, 很不錯吃, 我們近一年多來, 礙於在家吃實在太累了, 外食機會多, 綠素界幫了我們不少忙, 老闆娘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 對小孩子很親切, 難得Diane會喜歡這裡.

當然以她愛到餐廳的廁所觀摩的習慣, 吃一頓飯上三次廁所是免不了的, 偏偏綠素界的廁所是蹲式的, 雖說這樣比較衛生, 不過每次要自後方抱著Diane上廁所, 真是難為了我與Lora這兩把老骨頭了.

我的朋友Colin平常吃飯很挑, 不過他喜歡到這裡來, 每次來都會點潛艇堡, 在加一堆其他的飯或菜, 平常時量不算大的他, 在這裡會以為他是大胃王,  不過照慣例, 他總是要求煮淡一點, 不過她到哪家餐廳都是這樣的.

Happy 60

離朱老師60歲生日就剩幾個小時, 我們一群人聚到他家去為他慶生. 當然, 平常我們同事間很少有這樣熱情的舉動, 不過前幾天朱老師跌斷了腳, 開刀住了幾天. 體貼的他, 一直不願麻煩大家, 不過還是走漏了消息, 一群人在故意不讓他知道的情況下去了他家, 閒聊一陣後, 突然搬出自深藍買的千層蛋糕出來, 朱老師一時高興得合不攏嘴.

人家說, 60歲是一個大關卡, 朱老師雖說不能無災無難地過了59歲這關, 但是今天晚上他就跨進了60, 人生愉快的另一頁要開始了, 祝他身體康建, 平安幸福.

DSC01149



DSC01150

我自從2000年來到南都, 就深受朱老師的照顧, 他是個風趣, 學問淵博, 但是謙抑的學者, 對於佛道的學問與修養, 一點不在他的工程專長之下, 那天他也訴說了他多年來在學校的奮鬥的日子, 以及如何看待研究, 教學, 際遇, ..., 等等的哲學, 他輕描淡寫自己的故事, 看似不經意, 對於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概歸功於學生的大度, 以及耐心對待學生, 是我們該引以為典範的.

15年後, 我也一樣會到60歲, 希望那時我有朱老師的豁達心胸.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2008畢業照

2008年, 我教的這屆學生要畢業, 其實我自這屆以後, 大學部我開的都是選修課, 所以跟學生的關係不再似以前一樣密切, 不過我在每屆學生畢業照之時, 一定會抽空參加.

DSC01122



這系的老師不知怎地, 不太參加學生的活動, 甚至連畢業照show up的老師也不多. 師生的關係疏離嚴重. 我想跟老師的研究升等壓力超大有關吧! 也怪不得老師們, 我見到系上的新老師通常來不到一年, 其氣色與健康就走下坡的很多, 這也令人憂心. 教育事業走到這一步, 不知道該怪誰, 不知道該怎麼說與怎麼辦?

話說2008畢業照, 一班在星期五 , 另一班竟然定在星期六, 星期五參加的人都少了, 星期六一定更慘. 我是周末一定要陪家人的, 何況內人星期六到北部開會, 留我一個人要搞定兩個孩子, 出門對我來說簡直是恐怖與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我只答應星期五出現, 星期六的就抱歉了.

沒想到我星期五的時間記錯了, 一點記成兩點, 等跑到圖書館錢已經曲終人散, 沒辦法, 我又不想缺席任一屆的畢業照, 星期六上午硬著頭皮出門.

出門前先幫Diane與Joanne洗一下屁屁, 10點開始餵午餐, 10點45分出門. 10點55分到學校. 11點多一點與學生會合.

大家可以想像到學生驚訝驚喜的樣子, 因為我事前沒說, 而當天也確實沒其他老師出席, 學生失望之極可想而知, 但是突然有一個老師出現, 心情可想而知, 何況還多了兩個如花似玉的小女生.

所以大家爭相跟我們三人拍照, 可惜我家Diane靦腆到家了, 所以一直沒太多笑容, 但是學生的滿足我可以感受到. 我想這會是我以及這一屆學生永生難忘的畢業照.

真的, 其實做老師的多用一點心, 事情總是會不一樣, 就像這2008的搞笑畢業照一樣.

其實我的心裡面也多少帶著一點心酸.

DSC01121

這是我跟我的專題生的合照. Diane跟Joanne在拍照後, 我待開他們後就開始恢復頑皮了, 玩得起勁得很, 挖勒! 一直玩到下午三點半才回家. 除了他們高興之外, 我也真的佩服自己.

DSC01120

DSC01128

DSC01130

DSC01133

DSC01129

DSC01132

一個字, 猛啦!  ㄟ! 我是說Diane跟Joanne很猛, 不是我啦.

那天 !我累癱了.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發燒

我的感冒總是伴隨著發燒  這種燒啊

經歷過的就會知道 它是

一天裡可以高起來又低下去地反覆的

那種  那天

燒起來時 我的神智還是清明的 不過身上一勁兒地發起抖來

退了下來時發現 身上溼了一大片 一勁兒地虛脫

就這樣燒了幾天

這樣的燒有實會讓人意志有點消沉的 不過

過了就好了 身體當然會有點畏冷

自小我就習慣了這樣的燒 彷彿這是我的好朋友一樣

一年總要來上個三四或四五次

嚴重的時候總要拖上十天半個月

有一天我要走的時候 大概也會是這

發燒來帶著我走吧!

SchubertSQ887Amadeus



Schubert的G大調15號弦樂四重奏就是像發燒這樣的曲子, 大調, 小調, 快版, 慢版緊密地交織著, 讓人有點無所適從. Schubert似乎在他的大型一點, 有企圖心一點的曲子裡都會這樣做, 這就像一個疾病纏身的人, 當身體有好一點的時候都會想振作起來做一點什麼, 但是隨之而來的病痛就讓它消沉下去一樣. 至於很差的時候就像是D.956一般吧! 而未完成交響曲就介於中間的感覺吧! 要不是他的身體狀況如此, 以及意志薄弱, 也不會有這樣的曲風吧! 不過這樣的做法, Beethoven的晚期String Quartet也有一點類似, 只是Beethoven總是勇敢地與上天抗辯不已, Schubert則只是選擇最後回歸到古典時期的樂風, 用Haydn的那種精緻與知命來做總結.

對這點, 我無言了.

我的過去的45年, 就像是這首G大調15號弦樂四重奏. 發燒的四五天是一長段約三四年或四五年的縮影. 許多朋友覺得我的研究,工作成績與地位應該不只於現在的地步, 不過我還是遠遠落後與我年紀相仿甚至比我年輕許多的同儕, 我想就是這樣吧! 每隔幾年, 我總是會生一場大病, 把之前蓄積到一定地步的能量一下子耗光, 之後我必須用一整個半年的時光來恢復自己的身體. 幾年前近一個月的不知名發燒以及更早的肝病都是如此. 難怪內人常跟我說日子過得去就好, 因為老天似乎不要我做出什麼大研究來影響這個世界, 我想她冷眼旁觀地看出來了.

不過這老天似乎頗喜歡跟我開玩笑, 因為祂總是每過一陣子就會給我一點希望, 然後一陣子後再奪走這才生發的東西. 剛開始的我總是不甘願, 現在是習慣了, 像我習慣發燒一樣.

年紀大了, 我現在想望的跟過去想做大學者的願望不一樣了. 我現在只想能活道陪著孩子長大, 能陪學生走一段路, ....

我的重心不再是自己了.

是知命吧! 當然也希望能有Haydn的精致 .

我想我是了解Schubert的吧! 雖然我比他幸運幸福多了.

新的一年, 還是繼續向前走吧! 管它發不發燒!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野山水雲

在最後一天最後幾小時, 我趕上吉諒師父的展覽, 被ray耽擱了一下, 只好帶著Joanne這搗蛋鬼一起去. 還好她除了每三分鐘就要喝水, 倒水外, 鬧得我無法好好看之外, 沒惹什麼嚴重的事出來. 對了, 有一次她差點用手摸到師父掛得低一點的作品, 嚇出我一身冷汗.

DSC01119

我是個庸俗的人, 不懂太多東西, 像懷素的自敘帖, 在金庸小說裡面讀過才知道有懷素這個人, 至於他寫什麼我實在有看沒有懂, 所以我喜歡看大字一點的, 如這野山水雲, 看起來真有野外看山的味道, 師父除了書法之外, 畫畫也是一絕, 我每次看他的展覽都會想要請一幅回家, 奈何阮囊羞澀, 我一直在想, 彭老該我的那筆本來是要挪去買朱師傅的唱頭放大的. 是不是該改來請一幅師父的作品呢!

吉諒師父的網頁在此.

Daily Deli

在林森路上開了一家小店, 崇晦國宅對面, 店面很小, 裡面也坐不了多少人, 我在想應該是賣to-go的居多. 賣的是西式的餐點, 我走過去綠素界時繞過去看過menu, 那次賣的是咖哩飯之類的, 我猜應該是日式的吧! 我沒進去因為他沒賣素食的, 看他店面打理得如此精緻, 新裡有點覺得可惜.

DSC01112



落地窗前擺幾張椅子, 很有在巴黎街頭看到的小店的樣子. Lora跟Diane去吃過. Diane這挑食的傢伙還算喜歡這家的吃食, 尤其是他的濃湯. 這點我是蠻意外的.

DSC01111

同一個時間拍的, 這次是沒開閃光.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完成的未完成與未完成的完成

人生有什麼樣的事是完成的嗎?

未完成的東西可能是完成的嗎?

我常在想, 其實人能完成的事情實在不多

未完成的是要靠人來完成  還是

這未完成的事情自己就是一件完成的事情

SchubertS8Giulini



不能看透這件事情的人  一生可能都會在遺憾之中

度過

Schubert一生寫了9首交響曲, 生前沒有一首是有公開演出的

我的好友大羅寫了一篇名為木耳的文章也訴說了這樣一件事, 讀來令人極為動容. 這樣的事情聽起來蠻悲情的, 但是其實多數Schubert的作品在他生前都沒有首演過, 包含諸多的鋼琴奏鳴曲.

1822年, Schubert寫了兩個樂章的交響曲, 就這麼擱著, 到死都沒再拿出來完成它, 所以被稱為"未完成". 有人說, Schubert是故意這樣做的, 因為這兩樂章就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 再多兩個樂章也算多餘. 我其實不這麼想, 因為我的想像中 Schubert不是這種心裡會拐這麼多彎的人, 也應該是個單純且照著生活與當時常規過日子的人, 該是四個樂章, 他不會故意少兩個. 我想他多半是忘了把他們擱在哪裡了, 所以就算了, 像我也常幹這種事.

Schubert的許多作品沒能在他生前完成首演, 這樣的是對很多作曲家而言是一種未完成. Schubert的未完成其實自成一個宇宙, 其實也算是一種完成.

有人說, 這Unfinished的旋律充滿田園風格, 很溫暖, 充分展現出 Schubert和藹, 平易近人的風格, 可是我聽到的卻是一連串不安的顫動, 其嚴重程度遠大於Mozart 40號交響曲首樂章裡中提琴在愉悅平順輕快的主旋律下的不安的顫動. 每次我聽這首未完成後, 總是有一股莫名的難過. 朱里尼的悲劇聽起來沒那摸悲劇, 未完成倒像是悲劇一般. 早逝的Cantelli的指揮常讓我有更深的這樣的感觸.

SchubertS8Cantelli

1822年, Schubert證實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沒聽過這張不算聽過曼紐因

曼紐因的神童傳奇被傳頌很久, 不過一般人對他的評價並不高 我聽過他的一些立體聲錄音也覺得如此, 所以我也一直人云亦云的覺得Menuhin不過是利用是英國人的優勢而已. 但是假如你挖掘深入一點, 那麼有些事是會改觀的. 我們先從小品開始.

MenuhinEncores



這張小品可以聽出來曼紐音的技巧實在是無懈可擊, 與Ricci等相比, 一點也不遜色. 你可以在Youtube上聽到他演出Sarasate的曲子, 以及其他早期的Menuhinu. 這張專輯裡的母親教過我的歌比起發燒片Delmoni所演奏的更令人動心.

其他標準曲目, 還是要找早期Mono錄音的, 我貼幾張出來吧!

與Kempe合作的Brahms.

BrahmsVCMenuhin

與福特萬格勒合作的孟德爾頌.

MendelssohnVCMenuhin

與Silvesti合作的Beethoven.

BeethovenVCMenuhin

上面的錄音是在1950年代錄的mono錄音, 此時的Menuhin進入成熟的階段, 技巧也仍然保持得很好, 英國人的悶燒與悶騷讓音樂多了一些頓點與轉折, 你會覺得似乎多了一點思緒, 比其他人的演奏彈性多一點, 連續音與滑奏很美, 有一點點像是要拉帕格尼尼一樣, 比起一般表較平穩寬廣的演出, 我更喜歡這樣演出的Beethoven. 這樣的特點在Brahms的慢板樂章裡更明顯, 也配合了那種Brahms特有的悶燒. 而孟德爾頌就真的燒了起來了.

但是所有傳頌必須在聽過Menuhin1932年在作曲家親自指揮下的Elgar violin concerto的錄音中方才認識到Menuhin的天才. 這首本來要請克雷斯勒來錄的曲子, 交到了Menuhin的手上, 英國人的悶燒你都可以聽得到, 因為曲子悶燒, 伴奏也悶燒. 聽過杜普雷的Elgar cello concerto的一定會了解我說的. 再版的HMV ALP把聲音重製的非常好, 也許一開始你會覺得這是非常mono典型的錄音, 音場狹小, 頻寬不足, 但是當進入Menuhin的琴聲之後, 似乎這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ElgarVCMenuhin

我們能怪一個人因為年紀而帶來的退化嗎? 也許Menuhin應該讓他的傳奇留在mono時代, 在他無法再輕易駕馭他的琴時停止一切錄音嗎? 我不這麼認為, 這是身為一個人的宿命, 但是這樣的過程並不羞恥, Menuhin仍然在STereo時代錄下不少作品, 可能多數人以為不如他的mono錄音, 不過假如您聽一下他跟肯普夫的Beethoven violin sonata的錄音, 兩位老先生真的展現出歲月所帶來的圓融, 將Beethoven曲子中的衝突化開, 是一種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境界, 當然也是年輕的曼紐因所無法做到的, 儘管那時的他有多高超的技巧.

beethovenVSMenuhinKempff

 

Chopinian Liszt

我的朋友大羅說: Chopin的曲子可以多買幾版, 因為每個人彈得都不一樣, 而且你會想一聽再聽, 可是Liszt呢? 你會想一聽再聽嗎?

老友的話要聽, 所以我的Chopin蠻多的, Liszt相對地少, 雖然Liszt的產量一點都不輸Chopin. 而確實, Liszt的曲子比較少人錄. 我想也不是真的因為Liszt難度高.

看了交響情人夢, 想到野田惠猛練的那首超技練習曲, Arrau與Berman都有錄, Berman的錄音效果差一點, 不過彈起來比較電光石火一點. 這樣可以因為電視劇而吸引人來聽Liszt.

ListEtudeBerman



還有呢? 他的晚期的作品充滿了神祕的氣氛, 這樣的神秘氣氛指向後來的史克里亞賓, 也就是說, 史克里亞賓不是只有像蕭邦而已, 可惜這條路接下去走的不多. Brendel這人稱學究型的鋼琴家卻把他們彈得很好, 飛利浦的錄音很適合這樣的鋼琴曲. 一個人想靜靜的時候很好, 不會擾動出過多的情緒.

LisztLatePianoBrendel

可是, 讓方思華來彈Liszt, 樣子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種自由自在的彈性速度, 加上一點點濫情, 我幾乎要以為這是Chopin的曲子, 要不是那熟悉的匈牙利旋律的話. 而芳思華做到的假如僅僅是把Liszt彈成Chopin, 那沒什麼了不起, 重要的是Liszt的影子仍然潛在底下擾動. 而我們一向習慣的匈牙利舞曲不在那麼輕快, 那麼流暢, 那麼...., 這旋律被解構後, 那種Liszt獨有的神祕感還是那麼突出.

LisztHongroisesFrancois

你不常聽Liszt嗎? 或是Liszt買來只是來聽炫技用的嗎? 還是只是測試音響用的呢? 試著用不同觀點來聽Liszt吧! 至於方思華這張, 一定要買來聽聽喔!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原型No.2

多年的辛苦現在看起來是值得的, 我的黑膠唱盤終於誕生了, 之前原型, 我一直覺得比例不對, 顏色不好, ...等, 因為我是一個沒有什麼美感創造力的人, 可是我偏偏對美感很講究, 所以自己做唱盤會出的問題就是做起來不美, 我之前的半成品的問題也在此. 但是當叔叔把一切都裝起來後, 哇! 比例, 質感, 平衡, ...,等都出來了. 原先以為不鏽鋼柱會太長, 現在看起來剛剛好.

DSC01089



重盤是深藍色的亮面烤漆, 馬達座稍大一點點, 底色是黑色霧面, 唱臂座是鋁合金加銅, 拋光後很亮也很搶眼. 再來看一下側面圖吧!

DSC01090

DSC01091

我的照像技術不好, 實物更好看, 接下來我計劃將馬達做縮小一點, 把飛輪用銅車再做大一點, 另一端的飛輪改成黑色或者也用銅來車. 這樣應該會再好看一點.

不過過程中出了麻煩, 那就是原本重盤車好後去烤漆, 那溫度讓中間填塞的工業塑膠微微變了形, 這下子中心點跑掉了約1mm, 所以轉起來時, 肉眼看到似乎盤會微微晃動, 真是Orz! 所以叔叔跟我討論後, 決定更改加工程序, 再做一次重盤, 唉! 這樣又要花不少錢了. 其實盤子轉起來很穩也很順暢, 我想真的放上片子來唱應該也不會有問題, 但是基於盡量做到完善, 還是再做一次吧! 這幾個出問題的重盤還是會給一起做的朋友, 畢竟看起來還蠻正點的.

我過幾天請朋友幫我把唱臂裝上去, 就可以聽了. 看來我的自製唱盤夢快要實現了. 哈哈!

Colin超長手工唱臂-2

Colin是我的朋友中極具創意的一個人, 實驗精神與實作能力很棒, 跟我們做學術研究的人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近幾年聽黑膠的人多了, 可是黑膠相關的設備一樣比一樣貴, 最不合理的大概是唱臂吧! 所以他除了出一款他家的正常唱臂外, 還有一款手工唱臂, 顧名思義就是他提供你買不到的材料, 你要回去自己手工裝配起來.

DSC00427



後方那根是正常的臂, 前方的就是手工唱臂, 簡單的構造, 用銅車起來, 配上釣魚用的碳纖維桿子, 用工業塑膠做的底座, 可以一邊唱一邊調高度(VTA).

下面這支是偏雙支點的臂, 非常有創意, 去除了單支點臂不穩的問題, 可是把支點降為兩個, 有效減少摩擦力, 仔細調整後不太需要抗滑,  長度為15吋. 真誇張, 但是一點也沒有不靈活的問題, 片子再不平也可以唱, 內圈也不會破聲.

DSC01009

DSC01010

我覺得與其要買3,4萬的唱臂, 不如買這支, 除了外觀不行之外, 以功能性而言, 一般唱臂是比不上的. 多少銀兩呢? 4000NTD吧!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好多貝小協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很出名, 自從茱莉馬克以貝小協稱之後更出名了, 每一個violinist不錄個幾版不會干休, 每一個聽古典的不買個幾版也不會干休. 你算過你有幾版了嗎?

BeethovenVCSzigeti

我自己先算一下:



大歐X6

密爾斯坦x2

許奈德罕x3

葛羅米歐x2

曼紐因X2

謝霖x2

海老公x1

柯崗X2

蘇克x2

帕爾曼x1

祖克曼x1

費拉斯x1

鄭京和x1

史坦x1

克萊斯勒x1

西格提x1

克瑞伯斯x1

富蘭卻斯卡提x1

克雷曼x2

我看不要再數了, 因為在陰暗的角落一定還有其他版本躲起來哭泣. 好吧! 你真正常拿出來聽的是哪一片或哪幾片呢? 幾年前, 阿輝的介紹讓許奈德罕與約夫姆的版本大紅特紅, 當然我們不要忽視大歐的經典, 但是隨著我收到的mono片多了起來後, 我越來越覺得我的興趣在轉方向. 也許像好友傑拉德說的, mono片讓人不會疑神疑鬼地想著音場與定位, 而且更專注在音樂裡. 我現在最喜歡聽的是許奈德罕與福老這版. 我一點都不覺得福佬會想控制獨奏而讓音樂變成交響協奏曲, 但是福佬的指揮好起來時, 會讓人似乎在樂團還沒發動前就先來一陣風依樣, 當獨奏出來後, 許奈德罕就好像駕在風上優游起來, 他的琴音是古樸的, 跟很多人比起來, 少了迷人的丰采, 不過也許迷人是這個曲子最不需要的吧! 此首曲子裡, 慢版是我最喜愛聽的, 許奈德罕與福老把速度降到非常非常慢, 跟有名的傑力畢達克有拼, 但是曲子的結構一樣緊密, 這個是莫尼黑愛樂所不及的. 好像是一個武林高手用一種很緩慢的方式在走路一樣. 不過由於是現場演奏, 有時音準控制上稍微差一點, 不過這無損其價值.

対了, 附帶一提的是還有一個指揮在指揮協奏曲時也讓我有一陣風颳起的感覺, 那就是柏恩斯坦,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他指揮, 富蘭卻斯卡提拉奏的蕭頌的詩曲, 淒美哀怨的極致啊!

後記:

上面是我以前寫的, 後來又增加了不少版本, 真是茱莉馬克兄的班歌呀! 有一次到大羅家去, 他一直抱怨鄭京和小姐拉得不好, 彭老大實在聽不過去了, 那天和我殺到他家去, 重新花了30分鐘把沒鎖緊的唱臂鎖緊, 再調過其他部分, 伴奏部分與獨奏部分浮現出個別的美與整體的和諧, 讓大羅笑得合不攏嘴, 因為那是400台幣不到買的唱片. 有一點瑕疵, 但是一樣好聽.

貝小協是一首值得多買幾個版本的曲子, 我的意見是單聲道的老錄音要有個三四版, 立體聲早期的五六版, 後面一點的也可能收個三四版, 這樣聽起來會非常有趣味. 還有, 如上所述, 千萬不要忽略伴奏的人是誰, 其重要性不輸給獨奏者. 至於要不要買首刻版就見仁見智了, 因為一張首刻版可能可以買全上面我講的早中晚加起來13,14張一般版本的片子了.

上面的照片我本來用的是文章的主角許奈德罕與福老的版本的照片, 不過我剛剛臨時決定換成西格提的版本, 原因不在西格提比許奈德罕好, 而是西格提的聽起來多一點早期音樂家的隨興, 不是那麼嚴肅, 而且這是一張日本版, 便宜的價格並不減損我聽它的樂趣, 許奈德罕的兩版都遠貴過他, 但是我喜歡的許奈德罕與福老的首刻版本雖貴, 也不超過1000台幣.